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0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三曰諸場務排岸司「作弊點檢附搭住滯;四曰、諸押 綱使臣人員作弊減刻雇夫錢米;五曰在京及府界 諸倉作弊多量剩取,非理曝揚。」如此之類,皆可得而 去也,縱未盡去,亦賢於立空法而人不行者遠矣。何 謂假以事權而助其耳目?蓋運路千餘里,而發運使 二人止在真、泗二州,其間諸色人作弊,侵欺綱梢於 百里「之外,則此等必不能去離綱運而遠赴訴也,況 千里乎臣欲乞朝廷選差,或令發運使舉辟京朝官 兩員為句當,綱運自真州至京,往來點檢,逐州住不 得過五日,至京及本司住不得過十日,以船為廨宇, 常在道路,專切點檢諸色人作弊,杖以下罪許決,徒 以上罪送所屬施行,使綱梢使臣人員等」常有所赴 訴,而諸色人常有所畏忌,不敢公然作弊,以歲運到 京數足及欠折分釐為賞罰。行此二者,則所謂人存 政舉,必大有益。伏望朝廷留念餽運事大,特賜檢會 前奏一處,詳酌施行。臣沗備侍從,懷有所見,不敢不 盡。屢瀆天威,無任戰恐待罪之至。謹錄奏聞,伏候敕 旨。

貼黃:「臣前奏乞舉行《元祐編敕》錢糧綱不得點檢指揮,竊慮議者必謂錢糧綱既不點檢,今後東南物貨盡入綱船攬載,則商稅所失多矣。臣以謂不然。自祖宗以來,編敕皆不許點檢,當時不聞商稅有虧,只因導洛司既廢而轉運司陰收其利。又自元祐三年十月後來,始於法外擅立隨船點檢一條,自此商賈不」 行,公私為害。今若依《編敕》放行,不惟綱梢自須投務納稅。如前狀所論,而商賈坌集於京師,回路貨物無繇復入空綱,攬載所獲,商稅必倍,此必然之理也。

《如皋縣新建軍儲倉記》
明·鄺汴

按《周官》,「倉人掌粟入之藏,廩人掌九穀之數」,則倉制 亦久矣。如積豳峙申者,非今之所謂軍儲者邪?如皋 縣軍儲倉,舊在治東南隅,漕船阻二石梁,弗獲直達 倉所即達,且有仆桅之艱,因止泊。邑西接官亭,每交 兌必覓舟轉運,漕粟始得登運艘。會歲費顧役錢若 千緡。比有司復奉例措置賑穀,及民畝納官秋租,皆 無所頓,舍,於城隍廟兩廡貯焉。吾任丘劉子仲衡以 鴻臚陞補皋令,謂「舊倉於水次不續,既動眾糜貲,而 又於廟焉借儲,未免褻神速戾。」乃詢父老,廉得治西 北隅廣福寺,有隙地一區,為豪民所侵,因請諸當道 奪為倉,既闢基而因屋其上焉。凡棟楹瓦甓墍茨之 類,則撤數淫祠為之。面南為廳,廳東西兩翼為廒,前 為大門,東廒之南為土地祠,繚以周垣,逾月工訖。於 是兌運省轉粟之費,而賑穀秋租咸有所貯矣。民皆 歡呼稱便。邑學生嚴怡輩以狀謁其知邑大夫曰:「政 方新也,而能為倉以便民,可謂知革義矣乎?」於是鄺 子喟然嘆曰:「《革》有二義焉。」《彖》曰:「巳日乃孚,革而信之, 否則民以為厲己也。」又曰:「革而當,其悔乃亡,否則吾 且以自厲也。」故曰:「因而能革,天道乃得」,而況民乎?《革》 之善也,說以使之者也,要在便民,能不擾之而已。是 故魯人為長府者,擾也;盤庚遷於殷者,便也。便在於 民,跡雖擾而實便民。便不在民,暫以便民,而卒以擾 民,良有司者當深辨於二者之間而已矣。今使揚之 環邑,皆皋令式,而皋令事事皆茲倉式,尚何聞之不 淑、業之不隆也哉?且是倉之建,毀佛棲而成,端,民趨 也;不勞公齎,紓民力也。持是二者以信民,其喻諸革 義者乎?予往叨銓司,不能用才,令以上報明主,心恆 怦怦然。乃今聞皋令如劉子者,似足以少逭罪矣。故 樂為之記。

《膠萊新河圖說》
王獻

元人海運,自淮安循涯而行,至靈山之東,浮山、澇山 之西,有薛島、陳島,石砑林立,橫伏海中若橋,號「槐子 口橋」,最險難越。元人避之,故放洋於三黑水。歷成山 正東踰登州東北,又西北抵萊州海倉,然後出直沽 以達天津。嘉靖乙未,余巡察山東海道,乃稽閱《膠、萊 郡圖》,自薛島之西,有山曰「小竺,兩峰夾峙,中有石岡, 曰馬壕。馬壕之麓,南北皆接海涯,而北即麻灣,又稍 北即新河,又西北即海倉。直沽察其道里,由麻灣以 抵海倉才三百三十,由淮安踰馬壕以抵直沽才一 千五百,若徑於此,可免遶海之險。然元人嘗治此道, 遇石而止。今若因地為工,鑿馬壕以趨麻灣,濬新河 以出海倉為便。」又馬壕石岡可鑿,則「新河之泥沙可 濬。」丁酉春,率屬移元人舊鑿之蹟,迤西七丈許鑿之。 其初土石相半,下則皆石,又其下則石頑如鐵,用力 難入。乃令火烈,俱舉火以焚,沃以水潦,久之石爛且 摧,化為灰燼。海波流匯,麻灣以通渠,斯成矣。計其長 十有四里,其廣六丈有奇,其深半之。由是江淮之舟, 達於膠萊。會歲洊饑,弗忍即役。己亥秋,余召傭濬新 河,疏淺決滯,所在水泉溢出,積流成波,深闊不一。為 閘凡九,以時蓄洩。其上各置浮梁以濟渡,建官署以 司守,總計淺澀,猶有三十餘里。

《恤運士以實漕政疏》
王宗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