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0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太宗嘉其詳備,令送史館。」

《樊知古傳》:「知古知梓州未至,改西川轉運使。知古自 以嘗任三司使,一旦掌漕運,劍外鬱鬱不得志,嘗稱 足疾,未嘗按行郡縣。淳化中,青城縣民王小波聚眾 為亂,陷漢州、彭州,旋陷成都。時已詔知梓州,右諫議 大夫張雍代知古為轉運使,雍未至,知古與知府郭 載及屬官走東川,詔復令掌兩川漕運。知古具伏擅」 離所部,制置無狀,上特宥之。

《宦者傳》:「竇神寶遷內殿崇班,至道初,李繼遷再寇靈 武,神寶遣人間道告急闕下,賊圍之歲餘,地震二百 餘日,城中糧糗皆竭。潛遣人市糴河外,宵運以入。間 出兵擊賊,賊引去。以功拜西京作坊副使。又命於浦 洛河、清遠軍援芻糧,與楊允恭議造小車三千,運糧 至環州。」

《王繼恩傳》:「繼恩領順州路防禦使,握重兵,久留成都, 轉餉不給,專以宴飲為務。太宗知之,乃命入內押班 衛紹欽同領其事,又遣樞密直學士張鑑、西京作坊 使馮守規乘傳督其捕賊,議分減師徒出蜀境,以便 糧運。」

《宋琪傳》:「宋雄初與琪齊名,歷知均、唐二州。未幾,護河 陰屯兵,以知河渠利害。因命領護汴口,均節水勢,以 達轉漕,京師賴之。」

《循吏傳》:張綸除江淮制置發運副使,築漕河隄二百 里於高郵北,旁錮鉅石為十䃮,以泄橫流。見漕卒凍 餒道死者眾,歎曰:「此有司之過,非所以體上仁也。」推 俸錢市絮襦千數,衣不能自存者。

崔立知江陰軍開橫河六十里通運漕累遷太常少 卿。

《趙賀傳》:「賀為江淮制置發運使,發運司占隸三司軍 將分部漕船,舊皆由主吏自遣,受賕不平,或數得詣 富饒郡,因以商販,貧者至不能堪其役。賀乃籍諸州 物產厚薄,分劇易為三等,視為功過,自裁定。由是吏 巧不能得施,歲漕米溢常數一百七十萬。」

《徐起傳》:「起知徐州,就為轉運使,徙京西,又徙江東。起 請開長淮舊浦,以便漕運。」

《東昌府志》:「李仲芳,淳化進士。初任真定主簿,遷威虜 軍判官。吏部考當召。時契丹侵邊,冀州乞留督軍餉, 課最,遷大理寺丞。轉運使又薦通判冀州,督旁七縣 軍餉,課尤最而民不勞。」

《宋史高瓊傳》:「瓊子繼宣,以恩補西頭供奉官,惠民河 巡督漕船。會歲饑多盜,兼沿河巡檢捉賊。」

《馬亮傳》:「亮知潭州,徙昇州。行次江州,屬歲旱民饑,湖 湘漕米數十舟適至,亮移文守將,發以振貧民。因奏 瀕江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願罷官糴,令民轉粟 以相賙。」

《李仕衡傳》:「仕衡判三司鹽鐵勾院,度支使梁鼎言:商 人入粟于邊,率高其直而售以解亶,商利益博,國用 日耗。請調丁夫轉粟而輦鹽諸州,官自鬻之,歲可得 緡錢三十萬。仕衡曰:『安邊無大於息民,今不得已而 調斂之,又增以轉粟輓鹽之役,欲其不困,何可得哉』? 不聽,遂行鼎議。」

《循吏傳》:「陳靖為尚書刑部員外郎,真宗即位,論勸農 事,言:國家禦戎,西北仰食東南,東南食不足則誤國 大計。請自東西及河北諸州大行勸農之法,以殿最 州縣官吏,歲可省江淮漕百餘萬。詔下三司議,不果 行。」

《王嗣宗傳》:「嗣宗為江浙荊湖發運使。初,漕運經泗州 浮橋,舟多覆壞,嗣宗徙置城隅,遂獲安濟。咸平三年, 以漕運稱職,就拜太常少卿。」

《王子輿傳》:「子輿,咸平三年命兼淮南轉運使。精於吏 事,久掌茶鹽漕運,周知利害,裁量經制,公私便之。」 《淮安府志》:「吳中甫為江淮發運使,嘗自洪澤鑿渠六 十里,以避長淮漕運之險。」

《宋史劉綜傳》:「綜為河北轉運使時兩河用兵,邊事煩 急,轉漕之任,尤所倚辦。綜繼領其職,號為詳練。至是 眷矚甚厚,警急之際,輒資其奏處。」

《劉師道傳》:「師道歷淮南、江浙、荊湖發運使,以漕事入 奏,特遷司封,俄為正使。」

《劉湜傳》:「湜為鹽鐵副使,兼領河渠事。汴水絕,鑿河陰 新渠,通漕運如故。會江南饑,擢天章閣待制,知江寧 府,奏運蘇州米五十萬斛,以貸饑民。」

《馬全義傳》:「全義子知節,知益州兼本路轉運使。自乾 德後,歲漕蜀物,動踰萬計。時籍富民以部舟運,坐沈 覆破產者眾。知節請代,督以省校,而程其漕事,自是 蜀人賴以免患。徙知延州。會鎮州程德元政事曠弛, 徙知節代之。詔發澶、魏等六州糧輸定武,時兵交境 上,知節曰:『糧之米,是資盜也。止令於舟車所至收之, 寇無所得而遁』。」

《丁謂傳》:「謂領峽路轉運使,改夔州路。先時,屯兵施州, 而饋以夔萬州粟,至是,民無轉餉之勞。」

《陳知微傳》:「知微為京東轉運副使,決古廣濟河,通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