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1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待明日。及夕,子產聞其未張也,使速往,乃無所張矣。 及盟,子產爭承曰:『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 周之制也。卑而重貢者,甸服也。鄭伯男也,而使從公 侯之貢,懼勿給也,敢以為請。諸侯靖兵,好以為事,行』」 理之命,無月不至,貢之無藝,小國有闕,所以得罪也。 諸侯修盟,存小國也。貢獻無極,亡可待也。存亡之制, 將在今矣。自《日中》以爭,至於昏,晉人許之。仲尼謂子 產「合諸侯,藝貢事,禮也。」

《孔子家語》孔子適季孫,季孫之宰謁曰:「君使人假子 馬,將與之乎?」季孫未言。孔子曰:「吾聞之,君取於臣謂 之取,與於臣謂之賜,臣取於君謂之假,與於君謂之 獻。」季孫色然悟曰:「吾誠未達此義。」遂命其宰曰:「自今 以往,君有取之,一切不得復言假也。」

《史記孔子世家》:有隼集於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 矢長尺有咫。陳湣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 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 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於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 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配虞胡 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展親,分異姓以遠方職, 使無忘服,故分陳以肅慎矢。」試求之故府,果得之。 《越世家》: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 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 《孔叢子》: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雀於趙王,而綴之 以五絲,趙王大悅。申叔以告子順曰:「王何以為也?」對 曰:「『正旦放之,示有生也』。子順曰:『此委巷之鄙事爾,非 先王之法也,且又不令』。」申叔曰:「敢問何謂不令?」答曰: 「夫雀者,取其名焉,則宜受之於上,不宜取之於下。下 人非所得制爵也,而王悅此,殆非吉祥矣。昔虢公祈 神,神賜之土田,是失國而更受田之祥也。今以一國 之王,受民之雀,將何悅哉?」

秦王得西戎利刀,以之割玉如割木焉,以示東方諸 侯。魏王問子順曰:「古亦有之乎?」對曰:「周穆王大征西 戎,西戎獻錕鋘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鍊鋼 赤劍,用之切玉如泥焉,是則古亦有焉。」王曰:「火浣之 布若何?」對曰:「《周書》火浣布垢,必投諸火,布則火色,垢 乃灰色,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王曰:「今何以獨無?」 對曰:「秦貪而多求,求欲無厭,是故西戎閉而不致,此 以素防絕之也。然則人主貪欲乃異物所以不至,不 可不慎也。」

《史記·項羽紀》:「沛公至鴻門,項王即日留沛公與飲。沛 公起如廁,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 未辭也,為之奈何』?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 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沛公已去, 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 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 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 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亞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 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西京雜記》:尉佗獻高祖鮫魚、荔枝,高祖報以蒲桃錦 四匹。

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枝,白鷴黑鷴各 一隻。高帝大悅,厚報遣其使。

《列仙傳》:「朱仲者,會稽市販珠人。漢高后時,募市三寸 珠,乃詣闕上之,賜金五百。魯元公主私以七百金從 仲求之,復獻四寸珠而去,不知所之。」

《漢書南粵王趙佗傳》:「陸賈至,南粵王恐,乃頓首謝,願 奉明詔,長為藩臣,奉貢職。因為書,稱蠻夷大長:老夫 臣佗昧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老夫故粵吏也。高皇 帝幸賜臣佗璽,以為南粵王,使為外臣,時內貢職。高 后自臨用事,出令曰:『毋予蠻夷外粵金鐵、田器、馬牛 羊。老夫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故更號為帝』。高皇后 聞之,削去南粵之籍。今陛下幸哀憐,復故號,通使漢 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號不敢為帝矣。謹北面因使 者獻白璧一雙,翠鳥千,犀角十,紫貝五百,桂蠹一器, 生翠四十雙,孔雀二雙。昧死再拜,以聞皇帝陛下。」陸 賈還報,文帝大悅。

《史記封禪書》:文帝立五帝壇,明年新垣平使人持玉 杯,上書闕下獻之,平言上曰:「闕下有寶玉氣來者。」已 視之,果有獻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壽。」

《西京雜記》:「積草池中有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 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條,是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為烽 火樹,至夜光景常欲燃。」

《漢書賈捐之傳》:孝文皇帝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 旂在前,屬車在後,吉行日五十里,師行三十里,朕乘 千里之馬,獨先安之』?於是還馬與道里費,而下詔曰: 『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求來獻』。」

《三輔黃圖》,「四時祭宗廟用太牢,列侯皆獻酎金以助 祭。《漢儀》:諸侯王歲以戶口酎黃金於漢廟,皇帝臨受 獻金,金不如斤兩,色惡,王削縣侯,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