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1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也。

《王會圖賦》
龔璡

日域月竁,鯨海龍沙,車書萬里,胡越一家。撫泰運於 方今,懷盛觀於往古。後蒼姬之千載,隆有唐之丕祚, 炳記載於汗青,爛形容乎緗素,豈徒侈功烈之鋪張, 實以聳華夷之向慕也。若稽武王,天命伐殷,垂衣裳 以致治,壹遐邇而來賓。《旅獒》楛矢之入貢,九夷八蠻 之效珍。史特書於編錄,式昭示於後人。此其開有周 八百年之業,而敻非後世之所擬倫。降秦而漢,歷晉 及隋。唐承天命,奄奠中都;拯生民於塗炭,又宇宙之 一初。由是西踰岑徼,東越海瀕,北窮幽朔,南極朱垠。 咸梯山而航海,亟奉貢而稱臣。惟此文皇,曰英且明。 既克戡於大難,敉寧?相貞觀之效速,乃三年而有成。 維彼諸蠻,越在南荒。方萬國之賓服,乃率先以來王。 觀其服裝異製,形貌殊質。冠蒙茸之元熊,重吚嗢而 九譯。褫氈毳於遐邦,襲衣冠於中國。於是明堂大開, 列辟雲趨,戎夷旅國門之列,蠻貊環庭闕之隅。端九 重之臨御,賓萬國而受圖。日照月臨,近清光於咫尺; 天覆地載,扇皇風於八區。四方既同,天子之功。微臣 師古,敢瀆淵聰。昔在「有周,四夷畢朝。史臣有請,編簡 名標。《肆周篇》以王會,閱千載於一朝。矧今盛時,度越 當年。幸目睹於盛事,可湮鬱而弗宣。願為圖以示後, 與《周書》而並傳。」帝顧曰:「嗟嗟我,匪德奚遠?人之慕義, 乃相率而來服。豈予心之克當,實股肱之盡力。」微臣 曰:「都,盛德致昌。皇威遠浹,乃抑弗當。信謙讓之允極, 寧子孫之可忘。」帝曰:「俞哉,立本汝來。維《周篇》之王會, 歷秦火而未灰。越藎臣之有請,宜肖像之畢該。汝丹 青而作繪,增賁飾之昭回。」立本曰:「都」,臣拜稽首。雖無 造化之筆,敢竭對揚之手。願摹擬于萬分,庶永詒于 厥後。于是詔內臣出縑楮,錫丹鉛于尚方,分筆墨于 御府。俾肖像以惟真,俾《周篇》而作輔。迨夫心精目巧, 意定神閒,能事非迫促之須,妙思較錙銖之間。肆其 萬醜殊形,群蠻異類,《赤髮》髼「而拳毛,目深睒瞲而 猳喙。匪服羽而衣皮,斯雕題而交趾。窮詭異之百端, 肖妍媸于一揆。不知囿形于毫素之間,蓋已逼真于 明堂之位矣。」訖乃敷奏,允愜上心,動天顏之喜色,催 一笑而賜金。俾登之于祕府,用垂示于來今。愚嘗稽 往事于三代,韙誼辟于太宗。甫干戈之未息,聿文館 之是崇。美瀛洲之圖像,暢四海之儒風。逮貞觀之王 會,亦一時之豐功。何師古儒臣,徒切比于周文;而《旅 獒》作訓,曾不師乎召公。不知教化之效,何如仁心之 既通。使俯伏之含毫吮墨,寧不愧傳呼于畫工?是朝 貢有象,適以驕好大喜功之志;而魏徵之思,寧不詒 後悔于遼東?故讀史至此,而每為之三歎,而況圖昔 時之《無逸》,為後來之山水者,又焉保其初終?惟我皇 元,列聖相承,奄開闢以來未有之天下,軼唐虞而上 極盛之文明。萬國來王,圖不能以盡其意;會其有極, 民不得而為之名。愚生何幸而觀光於上國,賦方今 之朝會,以黼黻邦家之太平。

《朝貢小序》
經世大典

我國家幅員之廣,極天地覆幬,自唐、虞、三代聲教威 力所不能被者,莫不執玉貢琛,以修臣職。於是設官 治館以待之。梯山航海,殊服異狀,不可勝紀。案牘不 具,不得備書,立此篇以俟考補。

《越裳獻白雉賦》
明·劉克正

覽聖緒於前代兮,考王德之所隆。伊蒼姬之撫宇兮, 景運闢以熙融。惟武之以仁易暴兮,成繼序而克崇。 后既賢而紹聖兮,左右以元輔旦之公忠。蕩太和於 宇內兮,宅九土以帡幪。若越裳之荒逖兮,亦感德而 來同。紛旅庭其底貢兮,奉瑞物以先容。嗟爾其負海 以為邦兮,固窮南而作域。溘其濟乎炎之洋兮,川嶺 紆迴以巉巖。望中華之恍惚。指北斗以下睇兮,奄至 乎天子之國。吾始未知夫道里之幾何兮,曾不可以 遐計而周度。俗既異譯以殊文兮,托累譯以通忱。杳 上世吾罔有聞兮,實重勤乎遠人。顧正朔所不加兮, 恐德澤之未淪。謝厥贄以無享兮,賓其眾而弗臣。孫 大美而弗居兮,固王道之宏也。歷九州而致物兮,亦 遠人之所從也。惟風雨之順時兮,無霪烈之為虐。暨 溟波之不揚兮,效厥靈於海若。蓋三年而今茲兮,詎 奄聞於旬朔。吾儕僻陋其何足以知兮,亦藉荷於厚 博。向故老以訊言兮,識聖人之有作。吁嗟白雉胡為 兮,遵山梁而飲啄?含元氣以自適兮,包純質以為絡。 匪儔侶之所同兮,矜錦文之紛錯。惟耿介之獨持兮, 故完潔而不濁。疊霜毳以連翩兮,迥玉立而綽約。既 失皎於素鷴兮,亦奪鮮於皓鶴。陟高岡以朝雊兮,應 鳳鳴於丹穴。張大網之恢恢兮,掩修容之濯濯。性馴 擾以不驚兮,若依仁而有覺。雖僻壤之自產兮,乃王 瑞之攸托。眷羽族之足珍兮,豈終淪於夷落。仰大邦 以來獻兮,媿將承之猶薄。惟四靈紛其畢至兮,既雜 遝乎郊郭。伊茲鳥之細微兮,寧增殊於鎬洛。諒來者 之無拒兮,翼余誠之卒獲。離荒裔之越絕兮,奉靈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