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5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六石零。內府、各監司、局、光祿、神樂觀及在京宗人等 府部院等」衙門,并南京各府庫等衙門,坐派米豆,約 共五十六萬六千九百一十一石九斗零。又,內外各 馬房倉場、邊鎮各倉口,坐派民運本折不等外,只有 派剩米二十四萬二千五百七十五石零。內每石折 銀七錢不等,共該折銀一十五萬八千四百三十三 兩零。京庫折色布銀三萬八千六百一十三兩。又帶 徵馬草內除存留及起運各倉場外。「該折解太倉庫 草七百一十九萬五千二百三十九束每束折徵銀 三分五釐。并南京草三百九十六萬七千九百包。每 包折銀三分」二項、共該銀三十七萬八百七十兩零。 在京五草場、并備內府稻草等項、折徵寄庫銀、共約 四萬五千七十八兩七分此外各衙門府縣屯田地 畝、牧地子粒租銀,與各省戶口鹽鈔,各鈔關船料商 稅等銀應解太倉庫者,約歲額共二十六萬六千九 百八十兩零。通計歲收太倉庫銀,約共不過九十萬 四千一百六十四兩零。內除各鈔關本折輪收歲該 一半及二八等項扣省等銀,共一十一萬四千五百 十七兩外,皆奉詔蠲免十分之五,又少銀四十三萬 四千七百九十七兩零。及查「歲支公、侯、駙馬伯祿米 折銀,及在京文武百官,京城內外各衛所官軍勇士 折俸折絹布鈔冬衣布花,并各營將官家丁軍士馬 匹折支口糧料草,內府各監局買辦棗兒等項神樂 觀樂舞生夏衣冬裘,太常寺豬價,欽賞番僧夷人,各 衛所軍伴雜役折米銀。在京五草場召買草束商價, 約共歲支銀一百三十五萬餘兩。九邊近年歲發主 客二兵年例銀二百三十六萬餘兩。以上京邊通共 用銀三百七十一萬餘兩」,除前歲入折糧等項銀九 十八萬四千一百六十四兩零,併兩淮、兩浙等處各 運司等衙門歲解鹽課,共約一百三萬餘兩,通融支 放外,此外尚多歲支銀一百六十九萬五千八百三 十六兩,並無坐派。連年搜括已竭。今隆慶元年奉詔 蠲半,又少去銀四十三萬四千七百九十七兩零。通 計歲用額數,實少銀二百一十三萬六百三十三兩 零。又查得九邊各鎮倉庫,歲派山東、河南、北直隸、順 天府等八府及儘山、「陝二布政司全省之稅糧,民運 輸納共本折約銀三百六十四萬一千五百五十兩 三錢二分七釐。」今奉詔蠲免十分之五,則又少民運 一百八十二萬七百七十五兩一錢六分,而各鎮軍 士月支升合,俱不可少。以上通共實少銀三百九十 五萬一千四百八兩零,無從措辦。臣考得先臣王瓊 任戶部尚書,宣府鎮奏討缺少,增添軍餉止四十八 萬兩,今增至二百三十餘萬;宣府鎮原額官軍止五 萬八千六十一員名,今增至八萬八千八百七十七 員名。而又屯糧秋青、草束皆日漸消耗,以致無徵。即 此以例,此餉之所以日增,而戶部實為難繼。古人有 言:「國無三年之蓄,則國非其國。」今臣查京、通二倉存 貯糧米共止七百萬餘石,以各衛官軍月支二十五 六萬石計之,僅足二年半之用耳。而漕糧四百萬石 內除撥薊鎮三十萬石,又湖廣承天、顯陵二衛官軍 免運減折與撥運蘇州倉班軍行糧昌平、密雲二鎮 軍餉外每年實止運納京、通二倉三百四十九萬七 千六百五十五石零。加以「拖欠漂流,歲不下二十餘 萬石,今歲漕糧改十分之三。又內外各衙門歲派白 糧,奉詔蠲半,若或撥支湊給,則歲用之外,所在無多。 欲為三年之蓄,亦不可得,況求九年乎?萬一河道沮 澀,輸運不達,而白糧亦沮,六宮百官之需皆取之于 太倉,又將何以為備?兼以四方虛耗,百姓困窮,邊餉 增多,原無額派,搜括之計已極,善後之策何在?此臣 之所以抱杞人之憂,而又預遠圖之謀也。」復詳其說 于後:一、南京倉坐放軍士月糧,隆慶元年七月例該 本色,該臣先任戶部尚書會同右侍郎萬士和,查照 總督糧儲衙門題准隨宜折改。因見本月米價頗平, 改放折色六萬石,每石折銀五錢,共支放在庫銀三 萬兩以江西舊例本色南米一石每石連腳耗實徵 銀八錢民且稱便今雖會派本色已行徵收尚未及 期合行該省將坐派南京倉米本色內改折六萬石 折銀八錢將五錢解南京戶部庫折還前數扣解三 錢太倉庫可得銀一萬八千兩以接濟邊餉一南京 工部見在庫銀一十九萬三千「五百十四兩,先該本 部題取十萬兩,但於內新增蘆課銀一萬九千四十 九兩零,原係本部集官會議題准,行巡江御史清查, 當不止此數。仍申明嚴查,盡數起解,定為歲額。」一、漕 糧奉詔改折十分之三,該兌運米改折九十萬六千 六百七十九石五斗九升,改兌米改折一十八萬七 千九百四十一石五斗一升。先時災傷議折,每兌運 一石,折銀七錢,改兌一石,折銀六錢。及查嘉靖二十 年,該御史鄭芸題,因邊餉缺乏,議將漕糧改折十分 之三,每石徵銀一兩,內將輕齎、席板并耗米等項折 銀扣解,接濟邊餉。彼時戶部止照常議折兌運七錢, 改兌六錢,而原議折耗等銀通不查處,以致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