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5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夫而不弔,今以復辟矣,猶入賀何為?公子成父曰:臣

聞之,天子藏於四海之內,諸侯藏於境內,大夫藏於 其家,士庶人藏於篋櫝。非其所藏者,不有天災,必有 人患,今幸無人患,乃有天災,不亦善乎?文侯喟然嘆 曰:善!鄒穆公有令,食鳧燕者必以秕,毋得以粟。於是 倉無秕而求易於民,二石粟得一石秕。吏以請曰:「秕 食雁為費也。今求秕於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秕,以秕 食雁,則費甚矣。請以粟食之。公曰:「去,非而所知也。夫 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勤苦而不敢墯者,豈為鳥 獸也哉?粟米,人之上食也,奈何其以養鳥也?且汝知 小計而不知大會。周諺曰:『囊滿貯中,而獨弗聞與?夫 君者,民之父母也。取倉之粟,移之於民,此非吾之粟 乎?鳥苟食鄒之秕,不害鄒之粟而已。粟之在會,與其 在民,於吾何擇?鄒民聞之,皆知其私積之與公家為 一體也。此之謂知富邦。衛嗣君欲重稅以聚粟,民弗 安,以告。薄疑曰:「民甚愚矣。夫聚粟也,將以為民也。其 自藏之與在於上,奚擇薄疑曰:「不然。其在於民,而君 弗知其不如在上也;其在於上而民弗知其不如在 民也。凡聽必反諸己,審則令無不聽矣。故凡五穀者, 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 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力也, 用不可不節也。五穀盡收則五味盡御於主,不盡收 則不盡御。一穀不收謂之饉,二穀不收謂之旱,三穀 不收謂之凶,四穀不收謂之餽,五穀不收謂之饑。歲 饉,則仕者大夫以下皆損祿五分之一;旱則損五分 之二,凶則損五分之三;餽則損五分之四;饑則無祿, 廩食而已矣。故凶歲存乎國,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五, 大夫「輒縣,士不入學。君朝之衣不革制;諸侯之客,四 鄰之使,雍食而不盛,徹驂騑塗不芸,馬不食粟,婢妾 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今有負其子而汲者,墜其 子於井中,其母必從而道之。今歲凶民饑道餓,重其 子,此疚與墜,其可無察耶?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 時年歲凶,則民吝且惡。夫民何嘗之有?為者寡,食者 眾,則歲無豐。故曰財不足則反之時,食不足則反之 用。故先民以時生,財固本而用節,則財足。故雖上世 之聖主,豈能使五穀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無凍 餒之民者,何也?其力時急,而自養儉也。故〈夏書〉》曰:「湯 五年旱。此其罹凶餓甚矣。然而民不凍餓者,何也?其 生財密,其用之節也。故食「無備粟,不可以待凶饑。庫 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城郭不備全,不可以自 守;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夫桀無待湯之備,故放;紂 無待武王之備,故殺。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 皆滅亡於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而不為備也,故此 之謂國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