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5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目錄

 平準部總論三

  古今治平略二漢唐貯糴三國六朝附 宋代貯糴 明朝貯糴

食貨典第二百三十九卷

平準部總論三

古今治平略二

《漢唐貯糴》三國六朝附

漢興,天下既定,民亡蓋藏,漕轉關東粟以給中都官, 歲不過數十萬。文帝即位,恭修節儉,思安百姓。時民 猶多背本趨末,蓄聚寡少。賈誼說上曰:「莞子曰:『倉廩 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 纎至悉,故其蓄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游食者甚眾, 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 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 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 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 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 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 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 然邊境有急,數十萬之眾,國胡以餽之?兵旱相乘,天 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齩 其骨,政治未必通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 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 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驅民而歸之農, 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 南畝,則蓄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 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已而晁錯復說上,以 勸農貴粟之道也。今募民入粟,縣官得以拜爵降罪。 夫入粟以受爵,皆有餘者也。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 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餘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 也。順於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 曰勸農功。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車騎 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 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以是觀之,粟 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 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爵者, 上之所擅,出於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 不乏。夫得高爵與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 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於 是文帝從錯之言,令民入粟於邊,得賜爵,自上造至 大庶長,以多少級數為差。錯復奏言:「陛下幸令天下 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 大渫天下粟。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 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上復從之,以故民 遂樂業。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 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 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居官者以為姓號,則「倉氏」、 庾氏是也。其後功費煩興,取河南地,築朔方,又通西 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餽饟,率十餘鍾致一 石,散幣於卭僰以輯之。猶不足,乃募豪民田南夷,入 粟縣官,而內受錢於都內。及桑弘羊為治粟都尉,請 令民得入粟補吏及罪以贖。令民入粟甘泉各有差, 以復終身,不必告緡。他郡各輸急處,而諸農各致粟, 山東漕益歲六百萬石。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邊 餘穀。末年行趙過代田之制,用力省而得穀多。至昭 帝時,流民還聚,田野益闢,頗有蓄積。宣帝即位,用吏 多選賢良,百姓安土,歲數豐穰,穀至石五錢,農人少 利。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以善為筭,能商功利,得幸 於上,白令邊郡皆築倉,以穀賤時增其價而糴,以利 農,穀貴時減價而糶,名曰「常平倉」,民便之。上迺下詔, 賜壽昌爵關內侯,而蔡癸以好農使勸郡國,至大官。 後漢顯宗時,天下安寧,民無橫徭,歲比登稔。永平五 年,作常滿倉,立粟市於城東,粟斛直錢三十,府廩環 積。至十年,帝欲置常平倉,公卿議者多以為便。劉般 對以「常平外有利民之名,而內實侵刻百姓,豪右因 緣為姦,小民不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晉受命,武 帝欲平一江表,時穀賤而布帛貴,帝欲立平糴法,用 布帛市穀,以為糧儲。議者謂軍資尚少,不宜以貴易 賤。泰始二年,帝乃下詔曰:「夫百姓年豐則用奢,凶荒 則窮匱,是相報之理也。故古人權量國用,取贏散滯, 有輕重平糴之法。理財鈞施,惠而不費,政之善者也。 然此事廢久,天下希習其宜。加以官蓄未廣,言者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