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5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所憂者,乃在十年之後,非今日也。夫民之所以有貧 富者,由其材性愚智不同。富者智識差長,憂深思遠, 寧勞筋苦骨,惡衣菲食,終不肯取債于人。故其家常 有贏餘,而不至狼狽也。貧者啙窳偷生,不為遠慮,一 醉日富,無復贏餘。急則取債于人,債不能償,至于鬻 妻賣子,凍餒填溝壑,而不知自悔也。」是以富者常借 貸貧民以自饒,而貧者常假貸富民以自存。雖苦樂 不均,然猶彼此相資,以保其生。今縣官乃自出息錢, 以春秋貸民,民之富者皆不願取,貧「者乃欲得之。提 舉官欲以多散為功,故不問民之貧富,各隨戶等抑 配與之。富者與債仍多,貧者與債差少,多者至十五 緡,少者不減千錢。州縣官吏恐以逋欠為負,又令貧 富相兼共為保甲,仍以富者為之魁首。貧者得錢,隨 手皆盡,將來粟麥小有不登,二稅且不能輸,況于息 錢固不能償。吏督之急,則散而之四方;富者不去,則 獨償數家所負;力竭不逮,則官必得之倚閣。春債未 畢,秋債復來。歷年寖深,債負益重。或值凶年,則流轉 死亡。幸而豐稔,則州縣之吏,併催積年所負之債。是 使百姓無有豐凶,長無蘇息之期也。貧者既盡,富者 亦貧,臣恐十年之外,富者無幾何矣。」富者既盡,若不 幸國「家有邊隅之警,興師動眾,凡粟帛軍需之費,將 從誰取之?臣不知今者天下所散青苗錢凡幾千萬 緡」,若民力既竭,加以水旱之災,州縣之吏果有仁心 愛民者,安得不為之請于朝廷,因乞郊赦而除之。朝 廷自祖宗以來,以仁政養民,豈可視其流亡轉死,而 必責其所負?其勢不得不從請者之言也。然則官錢 幾千萬緡,已放散而不返矣,官錢既放散,而百姓又 困竭,但使閭胥里長于收督之際有乞取之資,此可 以謂之善計矣。且常平倉者,乃三代聖王之遺法,非 獨李悝、耿壽昌所能為也。穀賤不傷農,穀貴不傷民, 民賴其食而官收其利,法之善者,無過于此。比來所 以隳廢者,由官吏不得人,「非法之失也。今聞條例司 盡以常平倉錢為青苗錢,又以其穀換轉運使錢,是 欲盡壞常平,專行青苗也。國家每遇凶年,供軍倉自 不能足用,故無羨餘以濟饑民,所賴者止有常平倉 錢穀耳。今一旦盡作青苗錢散之,向去,所有豐年,將 以何錢平糴?若有凶年,將以何穀賙贍乎?先帝嘗出 內藏庫錢一百萬緡,助天下常平倉作糴本。前日天 下常平倉錢穀共約一千餘萬貫石,今無故盡散之, 他日若思常平之法,復欲收聚,何時得及此數乎?臣 以謂散青苗錢之害猶小,而壞常平倉之害猶大也。」 疏奏,竟出知永興軍。當是時,爭青苗錢者甚眾,翰林 學士范鎮、臺諫官呂公著、程顥等皆以論青苗罷。歐 陽修繼論青苗之害,且持之不行,亦坐移鎮。知陳留 縣姜潛之官才數月,青苗令下,潛即榜於縣門,又移 之鄉村,各三日無人至,遂撤榜付吏,曰:「民不願矣。」府 寺疑潛壅令,使其屬按驗,無違令者。潛知不免,即移 疾去。知山陰縣陳舜俞不肯奉行,移狀自劾曰:「方今 小民匱乏,願貸之人往往有之,辟如孺子,見飴蜜,孰 不染指爭食?然父母疾止之,恐其積甘足以生病。故 耆老戒其鄉黨,父兄誨其子弟,未嘗不以貸貰為不 善治生。今乃官自出舉,誘以便利,督以威刑,非王道 之舉也。況正月放夏料,五月放秋料,而斂亦在當月。 百姓得錢,便出息輸納,實無所利。是使民一取青苗 錢,終身以及世,世。一歲嘗兩輪息錢,乃別為一賦,以 弊生民也。」坐謫南康軍監酒稅。明年,以制置條例司 罷歸中書,以《常平新法》付司農,命呂惠卿同判,兼領 田役水利。七年,帝患俵,常平官吏多違法。安石請縣 置一主簿,專主給納役錢及常平,從之。帝以久旱為 憂,學士韓維言:「畿縣近督青苗急,往往鞭撻取足,民 至伐桑為薪以易錢。旱災之際,重罹此苦。」帝頗感悟。 太皇太后亦嘗為帝言:「聞民間甚苦青苗、助役錢,盍 罷之。」會百姓流離,帝憂見顏色,益疑新法不便。安石 不悅,屢求去。已而出知江寧,然薦韓絳代之相,仍以 呂惠卿佐之。于安石所為,遵守不變。熙寧十年,詔開 封府界先自豐稔畿縣立義倉法。明年,提點府界蔡 承禧言:「義倉之法,以二石而輸一斗,至為輕矣。乞今 年夏稅之始,悉令舉行。」詔可,仍以義倉隸提舉司,而 京東西、淮南、河東、陝西路義倉以今年秋稅為始。民 輸稅不及斗,免輸,頒其法于川、陝四路。元豐八年,并 罷諸路義倉。元祐元年,詔提舉官累年積蓄錢穀財 物,盡樁作常平錢,依舊法行之。罷各縣專置主簿。四 月,再立《常平錢穀》給斂出息之法,限二月或三月以 散及一半為額。左司諫王巖叟、中丞劉摯等交章論 行青苗之非。司馬光奏:「先朝散青苗,本為利民,並取 情願。後提舉官速要見功,務取多散,或舉縣追呼,或 排門造劄。亦有無賴子弟,謾昧尊長,錢不入家,亦有 他人冒名詐請,莫知為誰,及至追催,皆歸本戶。今朝 廷深知其弊,故悉罷提舉官,不復立額考校。訪聞人 情安便,欲下諸路申嚴州縣抑配之禁。」詔從之。中書 舍人蘇軾上書奏曰:「熙寧之法,未嘗不禁抑配,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