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5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之際,於中、下二等戶內驗其種田多寡,齊分給之,秋 成償官。凡其條約,皆忱親為規畫,俾之遵守。明年,江 南又大旱,令諸郡大發濟農米以賑貸,而民不知饑, 忱之力也。成化中,敕藩憲言:「異時州縣設預備四倉, 所以廣儲蓄,備旱澇,為民賴也。比久廢弛。宜覈實見 在儲蓄有無多寡之數,仍儘各處在官贓贖糴為備。 有不敷,聽於存留糧內借撥,或於各里上中戶勸助 以充。其看守倉者,於附近里分,僉殷實有行止者主 之。」至通司官吏,實收虛放,為侵盜者,論如律,衛所地 亦如之。弘治中,蓄積寡而盜繁。都御史林俊乞敕省 司招民輸貲入粟,補散官及抵罪情輕法重者,聽入 贖,為常平本。而募民各以其私立義倉、義學、義塚,名 阜俗,三義,得表門示旌。詔施行。如章已定制言:「州縣 所儲粟,務三年足周一歲之餘而後已。大都五十里 積粟三萬石,百里積粟五萬石,官儲中程為稱職。不 及三分而上罰有差,少六分課殿。」嘉靖中,侍郎王廷 相言:「備荒之政,莫善於古之義倉。若立倉於州縣,則 窮鄉就倉,旬日待斃。宜貯之里社,定為規式。一村之 間約二三百家為一會,每月一舉,第上中下戶捐粟 多寡,各貯於倉,而推有德者為社長,善處事、能會計 者副之。若遭凶歲,則計戶而散,先中下者,後及上戶, 上戶責之償,中下者免之。凡給貸悉聽於民,第令登 記冊籍,以備有司稽考,則既無官府編審之煩,亦無 奔走道路之苦。」從之。直隸巡按御史宋纁言:「各州、縣 歲派積穀之數,徒資貪吏掊剋,無益實用。中間廉靖 者往往首鼠兩端,不能自決。欲監守撫字,則畏觸黜 謫之典;欲從事科罰,則恐失素履之貞。非所以阜民 生、勵士節也。上策莫如罷之,不則稍減其數,庶官民 兩便。」戶部言:「積穀備荒,原非弊政。但係奉行者之賢 不肖,不可輕議變法。且先年給事中胡廉已奏行減 半之例,必不得已再減其半可也。」上從部議。隆慶初, 陝西巡按御史王君賞奏請寬積穀之例,言:「近時有 司積穀之數雖已半減,然州縣大者數萬石,小者數 千石,即日入民,於罪不可得盈。宜再減其額。十里以 下歲額穀千石,十里以上遞增。百里以下二千五百 石,二百里以下三千石,即劇郡無過五六千石而止, 則官不擾而穀易積。」從之。時戶部以葭州知州尹際 可等三十五員積穀不如數,例當降調。吏部言:「有司 積穀備荒,雖亦急務,然較之正賦輕重,自是不同。況 皆出贓罰抵贖,及他設處所入之數,視地方貧富、獄 訟繁簡為差,不可以預定也。若必欲所在取盈,是徒 開有司作威生事之端,反失濟民初意。今宜止治其 侵漁者。若止怠玩,仍當分別輕重,明註考語,俟本部 另處,不必遽議降調。」制可。五年,巡撫山西靳學顏疏 曰:「邊鄙強固,則夷狄怵服;中原乂安,則邊鄙傾嚮。故 中原者,邊鄙之根本也。百姓者,中原之根本也;衣食 者,百姓之根本也。閭閻細民,有終世無銀,而不能終 歲無衣,寧終歲無衣,而不能終日無食。今百司宰卿, 夙夜不遑者,乃在銀而不在穀。臣竊慮之。」夫以國家 建都於燕,東極齊,西盡秦,南阻江淮,神鼎之重,金甌 之固,此萬世不拔之業也。而臣竊有慮,何哉?誠以京 師北據幽都,更無郡縣,而「守在強狄,雖有東齊西秦, 其形勢皆足以自固。京師以南,絕無名山大澤之限, 強藩與國之資,皇上南面而臨之,所恃以為腹心股 肱之重者,惟河南、山東、江北裏八府之人心耳。此數 處之人,率鷙悍而輕生,易動而難戢,游食而寡積者 也。一不如意,則輕去其鄉,一有所激,則視死如歸。臣 固聞之熟」矣。八府遭歉則走山東,山東遭歉則走江 北,又未已也。匹夫作難而千人嚮應,往事蓋屢驗之。 然其弭之之計無他,不過曰「恤農以繫其家,足食以 繁其身,聚其骨肉以繫其心」而已。今試移文於此數 處者,而覈其官舍之所藏,每郡得穀十萬焉,則司計 者可安枕而無慮矣。得三萬焉,猶可以塞轉徙「者之 望。設不滿萬焉,真寒心哉!臣竊意其不滿萬者多也, 即有水旱,何所賴焉?即有師旅之興,何所給焉?自古 中原空虛,未有如今日者也。漢以前有廒倉,隋以前 有洛口倉,唐有義倉,宋有常平倉,皆隨在而貯,不專 在京師。」今徐、臨、德州皆有官倉,本為寄囤,至於存積 幾何哉?臣前《疏》謂:「一曰官倉,蓋發官錢以糴者,此必 甚豐,乃可以舉;一曰社倉,蓋收民穀以充者,此雖終 歲,皆可以行。夫社倉即義倉,蓋始於漢耿壽昌,而盛 於隋長孫平、唐戴胄之徒。唐又最盛,計天下積至數 千萬以上。及推其故,唐義倉之開,每歲自王公以下 皆有入,是以其積獨多。臣所謂法令之行,自貴近始 也。宋則准各民」正稅之數,於二十分而取其一以為 社。蓋富者必田多,田多則稅多,稅多則社入多,亦唐 意也。要之,其出也,則中歉賑極貧,大歉賑中戶,又大 歉焉,乃沾及於富室。所謂恩澤之加,自無告始也。夫 民之饑也,必至於轉徙,轉徙不已,必至於盜,盜必先 諸官戶與夫役占有力之家,而此輩多不悟,非官府 「主持而鼓舞之,終空言耳。」臣請下之各省,以唐、宋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