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8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白孔六帖》:「糯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上樽,稷米一斗,得

酒一斗為中樽,粟米一斗,得酒一斗為下樽。」

《唐國史補》:鄭人以滎水釀酒,近邑與遠郊,美數倍。 古之飲酒,有盃盤狼籍,「揚觶絕纓」之說,甚則甚矣,然 未有言其法者。國朝麟德中,璧州刺史鄧弘慶始創 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稍雲而大備,自上及下,以為 宜然。大抵有律令,有頭盤,有拋打,蓋工于舉場,而盛 于使幕衣冠有男女雜履舄者,有長幼同燈燭者。外 府則立將校而坐婦人,其弊如此。又有擊毬畋獵之 樂,皆溺人者也。

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 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河東之乾和葡萄,嶺南之 《靈谿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 《蝦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波斯。 三勒者,謂菴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投荒雜錄》:南方飲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 熟,不然不中飲。既燒即揭瓶趨虛,泥固猶存。沽者無 所知其美惡,就泥上鑽小穴可容著,以細筩插穴中, 沽者就吮筩上,以嘗酒味,俗謂之「滴淋。」無賴小民,空 手入市,遍就酒家滴淋,皆言不中,取醉而還。

《酉陽雜俎》:「稅波斯、拂林等國米及草子,釀於肉汁之 中,經數日即變成酒,飲之可醉。」

《醉仙圖記》:「凡醉有所宜:醉花宜晝,襲其光也;醉雪宜 夜,消其潔也;醉樓宜暑,資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 也。」

《祿州俗》釀宜趁梨花時,熟號「梨花春。」

《雲仙雜記》:「飲酒者嚼雞舌香則量廣,浸半天,回則不 醉。」

酒席之士九吐而不減其量者,為「酒神。」

《五代史·四夷附錄》:「鐵甸人能釀糜為酒,醉則縛之而 睡,醒而後解,不然則殺人。」

《于闐》國以葡萄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釀,而 味尤美。

《三禮圖》:「射」為罰爵名。豐作人形。豐,國名。其君以酒亡, 因戴盂以戒酒。故崔駰《酒箴》云:「豐侯沈酒,荷罌負缶。 自僇於世,圖形戒後。」

《續博物志》:以清水漱口,飲酒至斗不亂。或曰:「酒毒自 齒入也。」

《宋史外國傳》:「占城國地不產茶,亦不知醞釀之法,止 飲椰子酒。」

三佛齊國,其地頗類中土。有花酒、椰子酒、檳榔酒、蜜 酒,皆非麴糵所醞,飲之亦醉。 《闍婆國》飲食豐潔,其酒出於椰子及蝦蝚丹樹。蝦蝚 丹樹,華人未嘗見,或以桄榔、檳榔釀成,亦甚香美。昏 聘之資,先以椰子酒,檳榔次之,指環又次之。

《清異錄》:置之瓶中酒也,酌于盃,注于腸,善惡喜怒交 矣,禍福得失岐矣。倘夫性昏志亂,膽脹身狂,平日不 敢為者為之,平日不容為者為之,言騰煙焰,事墮穽 機,是豈聖人賢人乎?一言蔽之曰:「禍泉」而已。

嗜飲者,無早晚,無寒暑。樂固醉,愁亦如之;閒固醉,忙 亦如之。肴核有無,醪醴善否,一不問;典當抽那,借貸 賒荷,一不卹。日必飲,飲必醉,醉不厭,貧不悔,俗號「瓶 盞病。」遍揭《本草》,細檢《素問》,只無此一種藥。

《墨客揮犀》,詩人多用方言。南人謂睡美為黑甜,飲酒 為軟飽。故東坡詩曰:「三盃軟飽後,一枕黑甜餘。」 《懶真子》:蘇秀道中有地名五木,出佳酒,故人以五木 名之。然白樂天為杭州太守日,有詩序云:錢湖州以 若下酒,李蘇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詩云:「勞將若下 忘憂物,寄與江城愛酒翁。鐺腳三州何處會,甕頭一 盞幾時同?傾如竹葉盈樽綠,飲作桃花上面紅。莫怪 慇懃最相憶,曾陪西省與南宮。」僕嘗以此問于僕之 七舅氏云:「酘字與羖同意,乃今之羊羔兒酒也。詳其 詩意,當以五羔為之,以是酒名,故從酉云。樂天詩云: 『竹葉盈樽綠』。」謂若下酒,取竹有綠之意也。「桃花上面 紅」,謂五酘酒,取桃花五葉也。後人不知,轉其名為五 木,蓋失之矣。僕檢韻中「酘」字,乃竇同音,注云「重釀酒 也。」恐酘難轉而為木。

《夢溪筆談》:「漢人有飲酒,一石不亂。」予以制酒法較之, 每粗米二斛,釀成酒六斛六斗。今酒之至醨者,每秫 一斛,不過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漢法,則粗有酒氣而 已。能飲者飲多不亂,宜無足怪。然漢之一斛,亦是今 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耶?或 謂石乃鈞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計之,當三十二 斤,亦今之三斗酒也。于定國「飲酒數石不亂」,疑無此 理。

《續筆記》:梅宛陵詩:「好用案酒,俗言下酒也。」出陸機《草 木疏》。「荇,接,余也。白莖,葉紫赤,圓徑寸餘,浮水上,根在 水底,與之深淺,莖大如釵股,上青下白,煮其白莖,以 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今北方多言案酒。

東坡《志林》:僧謂酒為「般若湯」,謂魚為「水梭花,雞為鑽 籬菜」,竟無所益,但欺而已。世常有之,人有為不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