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0 (1700-1725).djvu/78

此页尚未校对

炙部雜錄

《詩經小雅楚茨》篇:「或燔或炙。」燔用肉,炙用肝。 《瓠葉》篇:「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大雅鳧鷖》篇:「燔炙芬芬。」

《禮記·曲禮》:「毋嘬炙。」火灼曰「炙。」若食炙不一。舉而併 食之曰「嘬。」是貪食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膷以東臐。膮,牛炙;鮨南羊炙,以東 豕炙。」

《呂氏春秋本味》篇:「肉之美者,貛貛之炙。」 枚乘《七發》:「薄耆之炙,鮮鯉之鱠。」

《三輔決錄》:䱥魚炙甚美,諺曰:「寧去累世炙,不去䱥魚 炙。」

《隋書王劭傳》:「劭上表曰:『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 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舊火,理應有 異』。」

謝諷《食經》「交阯有丸炙法:丸如彈丸,作臛乃下丸炙 煮之。」

《嶺表錄異》:「天臠炙瓦屋子,殼中有肉,紫色而滿腹。廣 人尤重之,多燒以薦酒,俗呼為天臠炙。」

《北戶錄》:「廣之屬城,循州、雷州皆產黑象牙,小而紅。土 人捕之,爭食其鼻,云肥脆偏堪為炙。」

《清異錄》:「謝諷《食經》中有龍鬚炙。」

《野客叢談》:《漢書》載揚雄《解嘲》曰:「司馬長卿竊訾於卓 氏,東方朔割名於細君。」師古注謂以肉歸遺細君,是 割損其名。而《文選》載此文,則曰:「東方朔割炙於細君。」 良注謂方朔拔劍割肉以歸,炙亦肉也。二說雖不同, 皆通於理。

《暖姝由筆》《松漠記聞》云:「殺雞炙股。」

「玉笑零音。倉庚為炙,可止妒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