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2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孟冬之月,天子服元玉。

《服玉》,冠冕之飾及佩也。

《禮器》

圭、璋特,琥、璜爵

諸侯朝王以圭,朝后則執璋。玉之貴者,不以他物儷之,故謂之特,言獨用之也。《周禮·小行人》:「掌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然皮與馬皆不升堂,惟圭、璋特升於堂,亦特之義也。琥為虎之形,璜則半環之形也。此二玉下於圭、璋,不可專達,必待用爵。蓋天子享諸侯,及諸侯自相享,至酬酒時,則以幣將送,酬爵又有琥璜之玉以將幣,故云《琥璜爵》也。大全延平周氏曰:「饗至於酬爵,則禮成矣。圭璋,春、夏迎氣之玉,有生物之意;琥璜,秋、冬迎氣之玉,有成物之意,有生物之意。故不待禮成而特達於天子,有成物之意。故必待禮成,然後附爵而通也。」

大圭不琢,

「天子所搢者,長三尺,不琢」不為鑴刻文理也。大全陳氏曰:「不琢而抒上」,所以象天之藏物而無為也。

《玉藻》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玉,冕前後垂旒之玉也。藻,雜采絲繩之貫玉者也。

既服習容觀,玉聲乃出。

《既服》,著朝服畢也。《容觀》,容貌儀觀也。玉聲,佩玉之聲也。

笏:天子以球玉。

球美玉也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 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 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 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徵、角、宮羽」 ,以玉聲所中言也。

君在不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 則綪。結佩而爵韠。

《君在》謂世子在君所也。不佩玉,非去之也,但結蹙其左佩之綬,不使玉之有聲。玉以比德,示不敢表其有如玉之德耳。「居則設佩」 ,謂退而燕居則佩玉如常也。凡佩玉者,遇齊時則綪結其佩,謂結其綬而屈上之也。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 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元組綬,公侯 佩山元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 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

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後以懸璜,中央下端懸以衝牙,動則衝牙前後觸璜而為聲。所觸之玉,其形似牙,故曰「衝牙。」 綬,所以貫佩之珠玉而相承受者。元組綬,謂以元色之組為綬也。山元水蒼,如山之元,如水之蒼也。瑜,美玉也。綦,雜文也。瓀,玫,石之次玉者。縕,赤黃色。

《明堂位》

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灌用玉瓚大圭,薦用玉豆 雕篹,爵用玉琖。

以玉飾瓚,故曰「玉瓚。」以大圭為瓚柄,故言「玉瓚大圭」也。「玉豆」,以玉飾豆也。雕飾其柄,故曰「雕篹。」夏世爵名琖,以玉飾之。

「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

鄭注大璜,夏后氏之璜。

《雜記》

《贊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博三寸,厚 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藻,三采六等。」

《贊大行》,古《禮書》篇名也。其書必皆贊說大行人之職事,今記者引之。子男執璧,非圭也,記者失之。博三寸,圭也,厚半寸,圭璧各厚半寸也。剡,上削殺其上也。藉玉者以韋衣板,而藻畫朱白蒼三色為六行,故曰「藻,三采六等」也。

《聘義》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䃉者,何也?為 玉之寡而䃉之多與?」孔子曰:「非為䃉之多故賤之也, 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 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 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揜瑜,瑜 不揜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 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 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鄭氏曰:䃉石似玉。縝,緻也。栗,堅貌。劌,傷也。義者不苟傷人。越,猶揚也。詘,絕止貌。《樂記》曰:「止如槁木。」瑕,玉之病也。瑜,其中間美者。 陸氏曰:「尹,正也。孚尹,猶言信正。」 應氏曰:「尹當作允。孚允皆信也。」疏曰:「圭璋特達」,謂行聘之時,惟執圭璋,特得通達,不加餘幣也。 馬氏曰:能柔能剛,能抑能揚,能斂能彰,而能備精麤之美,以全天人之道者,玉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