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2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一名『石鏡』。」十二月採。

《合玉石》

《別錄》曰:「味甘,無毒。主益氣,療消渴,輕身,辟穀。生常山 中丘,如彘肪。」

李時珍曰:「此即碾玉砂也。玉須此石碾之乃光。」

《遵生八牋》

《論古玉器》

《高子》曰:「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以黃為中色,且不 易得;以白為偏色,時亦有之故耳。今人賤黃而貴白, 以見少也。然甘黃如蒸栗,色佳,焦黃為下,甘青色如 新柳,近亦無之。余見甘黃玉馬,長四寸,神氣如生甘 青羊頭鉤螭玦素。」等物,色嬌可愛。余得一舊物殘 缺者,製為五岳巾圈、蟾鈕,二物甚佳;碧玉色如菠菜, 深綠為佳,有細墨洒點,有淡白間雜者次之;墨玉如 漆者佳。西蜀有石類之;紅玉色如雞冠者可貴;「三玉」 世不多見,都中亦寶重之;綠玉類碧色,少深翠,中有 飯糝者佳。外此七種,皆不足取矣。上古用玉,珍重似 不敢褻,故製圭以封「諸侯,製璧以祀天帝,製黃琮以 祀地祇。製璋如半圭,用赤以禮南方;製琥如虎,以禮 西方;製璜如半璧」,用元以禮北方。若璁、珩、雙璜、衡牙, 珮之飾也;琫珌、轆轤,劍之飾也。若指南人、蚩托軸、輅 飾諸具。弁星、蚩牛環、螳蜋鉤、轆轤環、螭彘、蟠璃環、商 頭鉤、雙螭鉤、玉套管、璩環、帶鉤、拱璧,皆王侯輿服之 飾也。珫珥、雜珮、步搖、笄珈、玉填玉琀、瓊華、璪玉,皆后 宮夫人之飾也。又如以玉作六瑞寶璽、岡卯、明璫、玉 魚、玉碗、巵、匜、帶、圍弁、飾玉辟邪圖書等物,何重如之? 後此失古用玉意矣。自唐宋以下,所製不一,如管、笛、 鳳釵、乳絡、龜魚帳、墜《哇哇》、樹石、爐頂、帽頂、提㩦袋、挂、 壓口、方圓細花帶板、燈板、人物神像、爐瓶、鉤鈕,文具, 器皿,杖頭,杯盂,扇墜,梳背,玉冠,簪珥,絛環,刀。𩨜猿、馬、 牛、羊、犬、貓花朵,種種玩物,碾法如刻,細入絲髮,無隙 敗矩,工緻極矣,盡矣。宋工製玉,發古之巧,形後之拙, 無奈宋人焉。不特製巧,其取用材料,亦多心思不及。 若余見一尺高張仙,其玉綹處布為衣,摺如畫。又一 六寸高元帝像,取黑處一片為髮,且自額起,面與身 衣純白,無一點雜染。又一子母貓,長九寸,白玉為母, 身負六子,有黃黑為玳瑁者,有純黑者,有黑白雜者, 有黃者。因玉玷污,取為形體,「扳附」眠抱,諸態妙用,種 種佳絕。又一墨玉大玦,全身地子靈芝俱黑,而雙螭 騰雲捲方,皆白玉身尾,初非勉強紐捏。又若瑪瑙蜩 蟬,黑首黃胸,雙翅渾白明亮。又一彌勒,以紅黃纏絲, 取為袈裟,以黑處為袋,面肚手足、純白種種巧用。余 見大小數百件皆然,近世工匠,何能比方?然漢人琢 磨,妙在雙鉤碾法,宛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 勻,交接斷續,儼若遊絲白描,曾無跡。若余見漢人 巾圈,細碾星斗,頂撞圓活。又見螭虎雲霞,層疊穿挽, 圈子皆實碾雙鉤,若堆起飛動,但玉色土蝕迨盡,綴 線二孔,以銹其一,此豈後人可擬?要知巾圈非唐人 始也。又若岡卯,有方者、六稜者,其「鉤」字之細,其大小 圖書,碾法之工,宋人亦自甘心。其製人物螭玦鉤環 并殉葬等物,古雅不煩無意肖形,而物趣自具,尚存 三代遺風。若宋人則刻意模擬,求物像形,徒勝漢人 之簡,不工漢人之難,所以「雙鉤細碾」,書法「臥蠶」,則迥 別矣。漢宋之物,入眼可識。至若古玉存遺,傳世者少, 出土者多,土銹尸侵,似難偽造。古之玉物,上有血侵, 色紅如血,有黑銹如漆,做法典雅,摩弄圓滑,謂之「尸 古。」如玉物上蔽黃土,籠罩浮翳,堅不可破,謂之「土古。」 余見一玉玦,半裹青綠,此必墓中與銅器相雜,沾染 銅色乃耳,亦奇物也。余有定窯二瓶,周身亦有青綠, 似同此。故近日吳中工巧,模擬漢、宋璃玦鉤環用蒼 黃雜色邊皮蔥玉,或帶淡墨色玉,如式琢成偽亂,古 製每得高值,孰知今人所不能者。雙鉤之法,形似稍 可偽真,鉤碾何法擬古,識者過目自別,奚以偽為?今 時玉材,較古似多。西域近出大塊,劈爿玉料,謂之「山 材」,從山石中搥擊取用,原非于闐。崑岡西流砂水中, 天生玉子,色白質乾,內多綹裂,俗名「江魚綹」也,恐此 類不若水材為寶。有種水石美者,白能勝玉,內有飯 糝點子,可以亂真。又如寶定石、茅山石、階州石、巴璞、 嘉璞、宣化璞、忠州石、萊州石、阿不公石、梳粧樓、肖子 石,俱能混玉,但少溫潤水色,當細別之。又如古之異 玉器具,如寒玉魚、溫玉棋子、紫玉笛、紫玉九雛釵、五 色玉環、玉膏滅、斑玉、火玉、玉甕、紫玉函,此皆天地間 祕寶,今入何處,多在內帑,否歸仙府,令後世徒知有 此名耳,奇哉!

《天工開物》

《玉》

凡玉入中國,貴重用者盡出于闐。

漢時西國號後代,或名「別失八里」 ,或統服赤斤。蒙古定名未詳。

蔥嶺。所謂藍田,即蔥嶺出玉別地名,而後世誤以為 西安之藍田也。其嶺水發源,名阿耨山,至蔥嶺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