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3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水經注》:王歆《始興記》曰:「林水源裡有寶,寶前磐石,上 列羅十瓮,中悉見餅銀,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悶。」 司馬彪《續漢書》:「大秦國以金銀為錢,十銀錢當一金 錢。」

《異物志》:「金鄰國去扶南二千餘里,土地出銀。」

《唐書西域傳》:「拂菻,古秦也。土多金銀。」

《西溪叢語》:洪炎雜家:安南有玉龍膏,南人用之化銀 液。說者云:「此膏北來則及禍。」韓約都護安南,得其膏 持歸,是歲京師亂,約以附會,鄭注,竟赤其族。今黃白 家燒金乾汞,必有陰禍也。

《燕翼貽謀錄》:「祖宗立國之初,崇尚儉素,金銀為服用 者鮮,士大夫罕以侈靡相勝,故公卿以清節為高,而 金銀之價甚賤。至東封西祀,天書降,天神現,而侈費 寖廣,公卿士大夫是則是傚,而金銀之價亦從而增。 故大中祥符八年十一月乙巳,真宗皇帝覽三司奏 乏銀支用,問輔臣曰:『咸平中銀兩八百,金兩五千,今』」 何增踊如此?然不知是時其價若干也?蓋上以為重 則下競趨之,求之者多則價不得不踊。咸平距祥符 十數年間,世變已如此,況承平日久,侈費益甚,沿襲 至於宣、政之間乎?是宜價日增而未已也。

《癸辛雜識》:「承平時,貴家以烏銀為江。」殼外具細紋 而色似真,每宴集,則以此瞫。柱以供客,可謂富貴 之極也。

廣西諸洞產生金,洞丁,皆能淘取。其碎粒如蚯蚓泥, 大者如甜瓜子,故世名「瓜子金。」其碎者如麥片,則名 「麩皮金。」金色深紫,比之尋常金色,復加二等,此金之 絕品也。銀之品,有紋如羅甲者,有松紋者,有中窪而 郭高者,皆為精銀。其絕品則色青,故官品有「金紫銀 青」之目。蓋金至於紫,銀至於青,為絕品也。

自兵火以來,人家凡有窖藏,多為奴僕及盜賊、軍兵 所發,無一得免者。獨聞一貴璫家獨有窖藏之妙法: 「須穿土及其下,置多物訖,然後掩其土石,石上又覆 以土,復以中物藏之。如此三四層,始加甃砌。異日或 被人發掘,止及上層,見物即止,卻不知其下復有物 也。多者儘藏於下。」此說甚奇。

《瑯嬛記》:蘇味道詩:「火樹銀花合。」人謂銀花即火樹中 花,光明如銀,故曰銀花。殊不知銀花亦自有本。昔薛 瓊至孝,父病,嘗其溲,而家甚貧。嘗出求薪,遇老父,以 一物與之曰:「此銀實也,用四壁土種之銅盆中,置臥 床下,當得銀,足贍汝家。」瓊歸,如言種之,旬日發苗,又 旬日生花,花有銀色,若鈿螺,及結實,皆銀也。

《日知錄》: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貨,一皆以錢而已,未 嘗用銀。《漢書。食貨志》言:「秦并天下,幣為二等,而珠玉 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孝武始造白金 三品,尋廢不行。」《舊唐書》,憲宗元和三年六月詔曰:天 下有銀之山,必有銅礦。銅者可資於鼓鑄,銀者無益 於生人。其天下自五嶺以北,見採銀坑,並宜禁斷。然 考之《通典》,謂梁初唯京師及三吳、荊、郢、江、湘、梁、益用 錢,其餘州郡則雜以穀帛交易,交廣之域則全以金 銀為貨。而唐韓愈《奏狀》亦言「五嶺買賣一以銀。」元稹 奏狀言:自嶺已南以金銀為貨幣,自巴已外,以鹽帛 為交易,黔、巫、溪峽用水銀、朱砂、繒綵巾帽以相市。《宋 史仁宗紀》:景祐二年,詔諸路歲輸緡錢,福建、二廣易 以銀,江東以帛,於是有以銀當緡錢者矣。《金史·食貨 志》: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民間或有截鑿之 者,其價亦隨低昂。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 兩,分五等,每兩折錢二貫,公私同見錢用。又云:更造 興定寶泉,每貫當通寶五十。又以綾印製「元光珍貨」, 同銀鈔及餘鈔行之。行之未久,銀價日貴,寶泉日賤, 民但以銀論價。至元光二年,寶泉幾於不用。哀宗正 大間,民間但以銀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銀之始。今民 間輸官之物皆用銀,而猶謂之「錢糧」,蓋承宋代之名, 當時上下皆用錢也。國初所收天下田賦,未嘗用銀, 惟坑冶之課有銀。《實錄》於每年之終,記所入之數。而 洪武「二十四年,但有銀二萬四千七百四十兩,至宣 德五年,則三十二萬二百九十七兩,歲辦視此為率, 當日國家固不恃銀以為用也。」至正統三年,以採辦 擾民,始罷銀課,封閉坑穴,而歲入之數,不過五千有 餘。九年閏七月戊寅朔,復開福建、浙江銀場,乃倉糧 折輸變賣,無不以銀,後遂以為常貨,蓋市舶之來多 矣。《太祖實錄》,洪武八年三月辛酉朔,禁民間不得以 金銀為貨交易,違者治其罪,有告發者,就以其物給 之。其立法若是之嚴也。九年四月己丑,許民以銀鈔、 錢、絹代輸今年租稅。十九年三月己巳,詔歲解稅課 錢鈔,有道里險遠難致者,許易金銀以進。五月己未, 詔「戶部以今年秋糧及在」倉所儲,通會其數,除存留 外,悉折收金銀布絹鈔,定輸京師。此其折變之法雖 暫行,而交易之禁亦少弛矣。正統元年八月庚辰,命 江南租稅折收金帛。先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銓 奏:「行在各衛官員俸糧,在南京者,差官支給,本為便 利。但差來者將各官俸米貿易物貨,貴買賤酬,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