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3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者多,不可勝行,乃更輕其法,鑄者與妻子沒入為官

奴婢,吏及比伍知而不舉,告與同罪。」

後漢

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始行五銖錢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云云。

武帝始為五銖錢,王莽時廢,今始行之。

按:《漢書食貨志》:「漢兵誅莽後二年,世祖受命,盪滌煩 苛,復五銖錢,與天下更始。」

按《晉書食貨志》:「光武寬仁,龔行天討。王莽之後,赤眉 新敗,雖復三暉乃睠,而九服蕭條。及得隴望蜀,黎民 安堵,自此始行五銖之錢。」 又按《志》:「漢錢舊用五銖, 自王莽改革,百姓皆不便之。及公孫述僭號於蜀,童 謠曰:『黃牛白腹,五銖當復』。」好事者竊言王莽稱黃,述 欲繼之,故稱白腹五銖漢貨,言漢當復併天下也。至 光武中興,除莽貨泉。建武十六年,馬援又上書曰:「富 國之本在於食貨,宜如舊鑄五銖錢。」帝從之,於是復 鑄五銖錢,天下以為便。

章帝   年詔議鑄大錢不果

按《後漢書章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食貨志》:章帝時, 穀帛價貴,縣官經用不足,朝廷憂之。尚書張林言:「今 非但穀貴也,百物皆貴,此錢賤故爾。宜令天下悉以 布帛為租,市買皆用之,封錢勿出,如此則錢少物皆 賤矣。」又鹽者,食之急也,縣官可自賣鹽,武帝時施行 之,名曰均輸。於是事下尚書通議,尚書朱暉議曰:「王 制,天子不言有無,諸侯不言多少,食祿者不與百姓 爭利。均輸之法,與賈販無異,以布帛為租,則吏多姦, 官自賣鹽,與下爭利,非明主所宜行。」帝本以林言為 是,得暉議,因發怒,遂用林言,少時復止。

和帝   年議鑄大錢不果按晉書食貨志作和帝時事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不載 按劉陶傳陶游太學時有上書言人以貨輕錢薄故致貧困宜改鑄大錢事

下四府群僚及太學能言之士。陶上議曰:「聖王承天 制物,與人行止,建功則眾悅其事,興戎而師樂其旅。 是故靈臺有《子來》之人,武旅有《鳧藻》之士,皆舉合時 宜,動順人道也。臣伏讀鑄錢之詔,平輕重之議,訪覃 幽微,不遺窮賤,是以藿食之人,謬延逮及。蓋以為當 今之憂,不在於貨,在乎民饑。夫生養之道,先食後民」, 是以先王觀象育物,敬授民時,使男不逋畝,女不下 機,故君臣之道行,王路之教通。由是言之,食者乃有 國之所寶,生民之至貴也。竊見比年已來,良苗盡於 蝗螟之口,杼軸空於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 靡盬之事,豈謂錢貨之厚薄,銖兩之輕重哉?就使當 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為和玉,使百姓渴無所飲, 饑無所食,雖皇羲之純德,唐虞之文明,猶不能以保 蕭牆之內也。蓋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饑,故食 為至急也。議者不達農殖之本,多言鑄冶之便,或欲 因緣行詐,以賈國利。國利將盡,取者爭競,造鑄之端, 於是乎生。蓋萬人鑄之,一人奪之,猶不能給,況今一 人鑄之,則萬人奪之乎?雖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役 不食之民,使不飢之士,猶不能足無厭之求也。夫欲 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則百姓不勞而足。陛下聖 德,愍海內之憂戚,傷天下之艱難,欲鑄錢齊貨,以救 其敝。此猶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水木本魚 鳥之所生也,用之不時,必至燋爛。願陛下寬鍥薄之 禁,後冶鑄之議,聽民庶之謠吟,問路叟之所憂,瞰三 光之文耀,視山河之分流,天下之心,國家大事,粲然 皆見,無有遺惑者矣。臣嘗誦《詩》,至於鴻鴈于野之勞, 哀勤百堵之事,每喟爾長懷,中篇而歎。近聽征夫饑 勞之聲,甚於斯歌。是以追悟匹婦吟魯之憂,始於此 乎?見《白駒》之意,屏營彷徨,不能監寐。伏念「當今地廣 而不得耕,民眾而無所食,群小競起,進秉國之位,鷹 揚天下,鳥鈔求飽,吞肌及骨,並噬無厭。誠恐卒有役 夫窮匠,起於板築之間,投斤攘臂,登高遠呼,使愁怨 之民,嚮應雲合。八方分崩,中夏漁潰,雖方尺之錢,何 能有救其危?猶舉函牛之鼎,絓纖枯之末,詩人所以 眷然顧之,潸焉出涕」者也。「臣東野狂闇,不達大義,緣 廣及之時,對,過所問,知必以身脂鼎鑊,為天下笑。」帝 竟不鑄錢。

靈帝中平三年二月鑄四出文錢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按《宦者張讓傳》,「靈帝鑄 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 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

獻帝   年作五銖錢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食貨志》,獻帝作 五銖錢,而有四道連於邊緣。有識者尢之曰:「豈京師 破壞,此錢四出也?」及董卓尋戈,火焚宮室,乃劫鸞駕 西幸長安,悉壞五銖錢,更鑄小錢,盡取長安及洛陽 銅人飛廉之屬,以充鼓鑄。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時 人以為秦始皇見長人於臨洮,乃鑄銅人。卓,臨洮人 也。興毀不同,凶訛相類。及卓誅死,李傕、郭氾自相攻 伐,於長安城中以為戰地。是時穀一斛五十萬,豆、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