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4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圖

右布泉錢。《後周書武帝紀》曰:「保定元年秋七月,更鑄 錢,文曰布泉」,以一當五,與五銖並行。建德五年春正 月廢。《舊譜》曰徑寸,其文左曰布,右曰泉,皆玉筋篆,非 男錢也。

圖

右大布錢。《後周書。武帝紀》曰:建德三年六月壬子,更 鑄五行大布錢,以一當十,與布泉並行。四年秋七月 己未,禁不得出入關布泉聽入而不出。舊譜曰:「徑寸 一分。」張台曰:「此錢小者至徑六分。」其舊錢之文,上五 下行,左大右布。又有大布字飜在上下者。

圖

右永通萬國錢。《後周書。宣帝紀》曰:大象元年十一月 丁巳,初鑄「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並行。」 舊譜曰:「徑寸三分,重十二銖,背面肉好,皆有周郭,又 有徑寸二分半,重八銖已下者。」張台曰:「此錢輪郭與 布泉相似,其小者至徑七分,亦有輪郭闊厚及對文 者。」李孝美曰:「此錢今世所見亦多,又有徑寸五分,重」 十八銖,背面皆有此四字者,銅色青白,製作尤佳。

圖

右白錢。《隋書·高祖紀》曰:「開皇元年九月,行五銖錢。」《食 貨志》曰:「高祖受周禪,以天下錢貨輕重不等,乃更鑄 新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銖,而重如其文,每 一千重四斤二兩。錢既新出,百姓或私有鎔鑄。三年 四月,詔四面諸關,各付百錢,為樣不同者,即壞以為 銅入官。京師及諸州邸肆之上,亦皆立榜置樣為准, 不中樣者不入于市』。」後詔晉王廣、漢王諒、蜀王秀,聽 于楊、鄂并、益四州,各立五爐鑄錢。是時錢益濫惡,乃 令有司括邸肆見錢,非官鑄者皆毀之,數年之間,私 鑄頗息。大業已後,王綱弛紊,遂多私鑄,錢轉薄惡。初 每一千猶重二斤,後漸至一斤,或翦鐵鍱,裁皮糊紙 以為錢相雜之。貨賤物貴,以至于亡。《唐書食貨志》曰: 「隋行五銖白錢。舊譜曰:『徑一寸,重一銖六黍,肉郭,平 闊五字,右邊傍好,有一畫,餘三面無郭。用鑞和鑄,故 錢色白』。」

圖

右開元錢。《新唐書食貨志》曰:「高祖入長安,民間行線 環錢,其製輕小,凡八九萬纔滿半斛。武德四年,鑄開 元通寶,徑八分,重二銖四參,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 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洛、并、幽、益、桂等州 皆置監,賜秦王、齊王三鑪,裴寂一鑪以鑄。」《舊唐書食 貨志》曰:「開元錢之文,歐陽詢制詞,其字含八分及隸」 體,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迴環讀 之,其義亦通,俗謂之開通元寶錢。鄭處《會粹》曰:「初進 蠟摸文德皇后搯一甲跡,故錢上有搯文。」李孝美曰: 「此錢『元』字次畫端,或有挑向左者,世謂之左挑。而俗 甚愛重,背文亦有兩甲痕者,銅色黑濁,不至精好。」余 按開元錢,唐高祖始鑄,其後高宗乾封、肅宗《乾元》以 至大曆、建中、咸通,各因其年以名錢,然行之不久。惟 開元錢,唐三百年冶鑄相繼,故流行至今甚多。詳考 此錢,郭有大小,肉有輕重,皆歲久適然。凡八分、篆、隸 三品,而背有甲文者,制作精好,今世尤多。李孝美獨 圖其一,失之略矣。

圖

右乾封錢。《新唐書食貨志》曰:乾封元年,改鑄乾封泉 寶錢,徑寸,重二銖六分,以一當舊錢之十,踰年而舊 錢多廢。明年,以商賈不通,米帛踊貴,復行開元通寶 錢。《舊唐書食貨志》曰:乾封元年,改造新錢,文曰「乾封 泉寶。」初,開元錢俗謂之開通元寶錢。及鑄新錢,乃同 流俗,「乾」字直上,「封」字在左,尋寤錢文之誤,卻用舊錢。 二年正月詔「乾封新鑄之錢令所司貯納更不須鑄。」

圖

右乾元十當錢。《唐書食貨志》曰:「乾元元年,經費不給, 鑄錢使第五琦鑄乾元重寶」,錢,徑寸,每緡重十斤,與 開元通寶參用,以一當十,亦號乾元十當錢。元載《肅 宗實錄》曰:「乾元九年秋七月鑄。舊譜曰:『徑寸之分,重 五銖』。」李孝美曰:「此錢今世最多,而大小不同,自寸二 分至七分相較,一分凡有六品,字體形製,略無小異。」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