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5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 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匹,豎子侍御, 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 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於是喟然曰:「吾乃今知 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

孔子閒居,子張、子貢言游。侍。子曰:「慎聽之。汝三人者, 吾語汝,禮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苟知此矣,雖在畎 畝之中,事之聖人矣。」兩軍相見,揖讓而入門,入門而 懸,興,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闋。下管象舞,夏籥序興, 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如此而後君子知仁 焉。行中規,旋中矩,鑾和中采齊,客出以雍,徹以振羽。 「是故君子無物而不在于禮焉。入門而金作,示情也; 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舞,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 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夫禮者,理也;樂 者,節也。無禮不動,無節不作,不能詩,于《禮》謬,不能樂, 于禮素,于德薄,于禮虛。」子貢作而問曰:「然則夔其窮 與?」子曰:「古之人與?上古之人也?達于禮而不達于樂, 謂之素;達于樂而不達于禮,謂之偏。」夫夔達于樂而 不達于禮,是以傳于此名也,古之人也。凡制度在禮, 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乎?三子者既得聞此論于夫 子也,煥若發矇焉。

《孔叢子嘉言篇》:「夫子適周,見萇弘,言終,退,萇弘語劉 文公曰:『吾觀孔仲尼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黃帝 之形貌也;修肱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 也。然言稱先王,躬履謙讓,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抑亦 聖人之興者乎』?」劉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諸侯力爭, 孔丘布衣,聖將安施?萇弘曰:『堯、舜、文、武之道,或弛而』」 墜,禮樂崩喪,亦正其統紀而已矣。既而夫子聞之曰: 「吾豈敢哉!亦好禮樂者也。」

《記問篇》:「子思問於夫子曰:『伋聞夫子之詔,正俗化民 之政,莫善於禮樂也。管子任法以治齊,而天下稱仁 焉。是法與禮樂異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禮樂哉』?」子曰: 「堯、舜之功,百世不輟,仁義之風遠也。管仲任法,身死 則法息,嚴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 仲而專任法,終必亂成矣。」

《莊子·漁父篇》: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 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 而來,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指孔子曰:「彼 何為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子路對 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應。子貢對曰: 「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以忠 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 也。」又問曰:「有土之君歟?」子貢曰:「非也。」「侯王之佐歟?」子 貢曰:「非也。」客乃笑而還。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 起曰:「其聖人歟?」乃下求之。客曰:「禮樂不節,財用窮匱, 人倫不飭,百姓淫亂,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既上無 君侯有司之勢,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樂, 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 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 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 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夏殷所損益,曰: 『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郁郁乎文 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孔子語魯太師:樂,其 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吾自 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古者詩三千餘篇, 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 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睢》之亂以 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 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孔子晚而喜《易》, 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 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 千焉。

《叔孫通傳》:漢已并天下,叔孫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 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臣願頗采古 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於是叔孫通使徵 魯諸生三十餘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 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 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 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 無汙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遂與所 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餘人為 《綿蕞》野外習之。

《漢書禮樂志》:「叔孫通沒後,河間獻王采禮樂古事,稍 稍增輯,至五百餘篇。」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蒼以天下化平,宜修禮樂,乃 議定南北郊冠冕、車服制度,及光武廟登歌八佾舞 數。」

《梁書伏曼容傳》:「永明初,曼容為太子率更令,侍皇太 子講。衛將軍王儉深相交好,令與河內司馬憲、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