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5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久喪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

《詮言》「訓樂之失刺,禮之失責。」

《泰族訓中》,「考乎人德,以制禮樂。」

恭儉尊讓者,禮之為也;寬裕簡易者,樂之化也。 《說苑修文篇》:「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夫功 成制禮,治定作樂,禮樂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移 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是故聖王修 禮文,設庠序,陳鐘鼓,天子辟雍,諸侯泮宮,所以行德 化。《詩》云:『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 之謂』」也。

揚子《法言淵騫篇》:「或問近世社稷之臣。」曰:「若張子房 之智,陳平之無誤,絳侯勃之果,霍將軍之勇,終之以 禮樂,則可謂社稷之臣矣。」

《問神篇》:「或問經之難易。」曰:「如周之禮樂,庶事之備也, 每可以為不難矣;如秦之禮樂,庶事之不備也,每可 以為難矣。衣而不裳,未知其可也;裳而不衣,未知其 可也。衣裳其順矣乎!」

《申鑒雜言》篇:「使遽者揖讓百拜,非禮也;憂者弦歌鼓 瑟,非樂也;禮者,敬而已矣,樂者,和而已矣。匹夫匹婦 處畎畂之中,必禮樂存焉爾。」 《論衡齊世》篇:「禮樂之制,存見於今,今之人民肯行之 乎?今人不肯行,古人亦不肯舉,以今之人民,知古之 人民也。」

《宣漢》篇: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然後仁』。三十年而天 下平。」漢興至文帝時二十餘年,賈誼創議,以為「天下 洽和,當改正朔,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文帝初即 位,謙讓未遑。夫如賈生之議,文帝時已太平矣。 《中論藝紀》篇:「禮以考敬,樂以敦愛。」

《魏書禮志》:「祕書丞孫蕙蔚上言:孝文皇帝合德乾元, 應靈誕載。元思洞微,神心暢古。禮括商周,樂宣《韶》《濩》。 六籍幽而重昭,五典淪而復顯。舉二經於河中,一姬 公於洛邑。」

《樂志》:高祖詔曰:「禮樂之道,自古所先,故聖王作樂以 和中,制禮以防外。又禮樂事大,乃為化之本,自非 博通之才,莫能措意。」

永平三年,詔曰:「禮樂之事,蓋非常人所明。」

永熙二年,長孫稚祖《瑩表》曰:「古先哲王,制禮作樂,各 有所稱。」

《中說·天地篇》:「子曰:『義也清而莊,靖也惠而斷,威也和 而博,收也曠而肅,瓊也明而毅,淹也誠而厲,元齡志 而密,徵也直而遂。大雅深而弘,叔達簡而正。若逢其 時,不減卿相。然禮樂則未備』。」

《事君》篇:子曰:「吾於《禮》《樂》也,論而不敢辯;吾於《詩》《書》也, 辯而不敢議。」

《禮樂》篇:子曰:「姚義之辯,李靖之智,賈瓊、魏徵之正,薛 收之仁,程元、王孝逸之文,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禮樂, 可以成人矣。」

《舊唐書李翱傳》:「翱奏議曰:『弓矢既櫜,禮樂為大』。」 《宋史樂志》:南渡之後,大抵皆用先朝之舊,未嘗有所 改作。其後諸儒朱熹、蔡元定輩出,乃相與講明古今 制作之本原,以究其歸極,著為成書,理明義析,具有 條制,粲然使人知禮樂之不難行也。惜乎宋祚告終, 天下未一,徒亦空言而已。

《路史》:「兩君相見,揖讓而入門,人門而懸興,揖讓而陞 堂,陞堂而樂闋。入門金作,以示情也;陞歌清廟,以示 德也;下管象武,以示事也。故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 以禮樂示之而已。《重華》聆鐘石而傳夏,伊贄載樂音 而歸亳,朱干玉戚,夏籥序興」,豈徒樂而已邪?《韶》用於 齊,八佾舞於家庭,世之人無或非之,是徒見聲音節 奏之可樂而已,至孔子則不忍見而聞之。是蓋不徇 其情,不喪其心,知其德之不有,而作之不以禮也。雝 者,天子所以享元侯也。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為而 起三家之堂?諸侯僭天子,大夫僭諸侯,其已久矣。設 兩觀,乘大路,朱干,設錫冕而《大武》,八佾以舞《大夏》,宮 懸而祭《白牡》,此天子之禮,子家駒之所以告也,而昭 公不知,乃曰:「吾何僭?」然則臣下化之而動於惡,何尤 乎?故禮也者,樂之大本也。豢豕為醴,非以賈禍也,而 獄訟以繁;化蠶為袷,非以為奪也,而鉗釱益眾。是故 鐘鼓誠設,籩豆有踐。而百拜之不至,則寧酸而不飲; 十獻之不至,則寧乾而不品。酒酣耳熱,拔劍擊柱,安 知天子之尊?蹻腳弄目,筋斗裸逐,夫又安知名教之 樂邪?當此之時,而樂幾禍矣。是故君子窮其起,謹其 示,哀樂之分,必以禮終;教訓正俗,必以禮成。必禮先 備,而後樂之文得而舉。故禮者挈裘領詘,五指而頓 之,順者不勝數也。禮作乎外而主乎內者也,樂作乎 內而動乎外者也。禮以治外,則見而知;樂以反內,則 聞而知,見而知者觀而化,聞而知者感而化。故禮樂 者,觀感之術,而不可以偏廢也。禮交動乎上,樂交作 乎下,而觀感之道得矣。禮極中,樂極龢,中龢之本萃 於吾心,非假它求也。亡國戮民,惟於吾心之所同然 者不致察,而後外此身以求禮樂,而禮樂益遠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