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9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遺令曰:『皇帝以萬幾至重,八表所尊,勿衣麤縗,勿居 諒闇。三年之制,以日易月,過三日便親朝政。皇后、諸 妃及諸王、公主,並制齊衰本服,以日易月,十三日除 中書門下、翰林學士、在朝文武百官、內諸司使及諸 道節度、觀察、防禦使、刺史、監軍及前資官,并僚佐官』」 吏、士庶、僧道、百姓,並准本朝故事,降服施行,勿使過 制。皇帝釋服,不御八音,勿廢群祀,勿斷屠宰,勿禁宴 遊,園陵喪制,皆從簡省,故申《遺令》,奉而行之。其月,太 常禮院奏:「案故事,中書門下、翰林學士、在朝文武官, 內諸司使供奉官以下,從成服三日,每日赴長壽宮 朝臨。自後不臨。其服,以日易月,十三日除。至小祥日 合釋服。每至月朔、月望、小祥、大祥釋服日,未除服者 衰服臨,已除服者則素服不臨,並赴長壽宮先拜靈 訖,移班近東,進名奉慰。」又奏:「准故事,文武前資官及 六品以下未升朝官并士庶等,各于本家素服一臨。 禁衛諸軍使以下,各于本軍廳事素服一臨,僧尼道 士各于本寺觀一臨;外命婦各于本家素服朝臨三 日。諸道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及寮佐等,聞哀後, 當日成服,三日改慘,十三日除。」從之。

同光四年夏四月帝崩。秋七月,葬雍陵。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同光四年夏四月丁亥朔,皇 帝崩。」

帝尸為伶人焚之。明宗入洛,得其骨燼。天成元年七月,葬之河南新安縣,號「雍陵。」至晉避廟諱,更曰「伊陵。」

按《明宗本紀》:天成元年三月「壬申,入汴州。四月丁亥, 莊宗崩。己丑,入洛陽。甲午,監國,朝群臣于興聖宮。丙 午,始奠于西宮,皇帝即位于柩前,易斬衰以袞冕。甲 寅,大赦,改元。」

長興四年冬十一月帝崩葬徽陵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長興四年冬十月壬申,幸士 和亭,得疾。十一月壬辰,秦王從榮以兵入興聖宮,不 克,伏誅。戊戌,皇帝崩于雍和殿。」

清泰元年,葬河南洛陽縣,號「徽陵。」

按《愍帝本紀》,「長興四年十一月,秦王從榮伏誅,明宗 病甚,遣宦者孟漢瓊召王于鄴,而明宗崩,祕其喪六 日。十二月癸卯朔,發喪于西宮,皇帝即位于柩前,群 臣見于東階,復于喪位。丙午,成服于西宮。丁巳,馮道 為大行皇帝山陵使,戶部尚書韓彥惲為副,中書舍 人王延為判官,禮部尚書王權為禮儀使,兵部尚書」 李麟為鹵簿使,御史中丞龍敏為儀仗使,左僕射、權 判河南府盧質為橋道頓遞使。丁卯,禫。

愍帝應順元年正月作山陵五月帝崩

按《五代史唐愍帝本紀》。應順元年春正月「乙未。朱弘 昭、馮贇獻錢。助作山陵。閏月北京留守石敬塘獻銀 絹。助作山陵。二月庚寅視作山陵。」鳳翔節度使潞王 從珂反。三月戊辰如衛州按《廢帝本紀》。「清泰元年 三月。愍帝出居于衛州。夏四月壬申入京師。馮道率 百官迎王于蔣橋。王辭不見。入哭于西宮。遂見群臣。 道」拜,王答拜。入居于至德宮。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 為鄂王,命王監國。乙亥,皇帝即位。戊寅,弒鄂王。乙酉, 大赦,改元。

廢帝清泰三年冬閏十一月帝崩葬徽陵域中

按《五代史唐廢帝本紀》:「清泰三年冬十一月丁酉,契 丹立晉。閏月甲子,楊光遠殺張敬達,以其軍叛,降于 契丹。甲戌,契丹及晉人至于潞州。丁丑,至自河陽。辛 巳,皇帝崩。」

「年五十一」,帝自焚死,晉高祖命葬其燼骨于「徽陵域中。」

按《廢帝子重美傳》:晉兵將至,劉皇后積薪于地,將焚 其宮室。重美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坐,但他日重勞民 力,取怨身後耳。」后以為然。廢帝自焚,后及重美與俱 死。

後晉

高祖天福七年夏六月帝崩秋七月皇太后劉氏崩輟朝三日葬魏縣冬十一月葬高祖于顯陵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天福七年,夏六月乙丑,皇帝 崩于保昌殿。按《出帝本紀》,天福七年,「六月乙丑,高 祖崩,皇帝即位于柩前。庚午,使左驍衛將軍石德超 以御馬二撲祭于相州之西山。丙子,馮道為大行皇 帝山陵使,門下侍郎竇貞固為副,太常卿崔梲為禮 儀使,戶部侍郎呂琦為鹵簿使,御史中丞王易簡為 儀」仗使。秋七月壬辰,皇祖母劉氏崩,輟視朝三日。丁 酉,使石德超撲馬于相州之西山。八月庚申,天平軍 節度使景延廣、義成軍節度使李守貞、彰德軍節度 使郭謹進錢粟,助作山陵。庚午,葬皇祖母于魏縣。九 月辛丑,李守貞為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冬十一月 庚寅,葬聖文章武孝皇帝于顯陵。庚子,祔高祖神主 於太廟。辛丑,蠲高祖靈車所過民租之半。

後漢

高祖乾祐元年春正月帝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