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9 (1700-1725).djvu/47

此页尚未校对

殿之西廡,簾幕皆縞素,群臣序班殿門外,帝衰服,杖 絰,侍臣扶升坐。通事舍人引群臣入殿庭,西向合班, 俟簾捲,郡臣再拜,班首奏「聖躬萬福」,隨班三呼萬歲, 退,宰臣升殿奏事如儀。三月一日小祥,帝行奠,釋衰 服,群臣入臨,退赴內東門,進名奉慰。自是每七日皆 臨,至四十九日止。十三日大祥,帝釋服,服慘。十四日, 司天監言:「山陵斬草,用四月一日丙時吉」,十六日山 陵按行使藍繼宗言:「據司天監定,永安縣東北六里 曰臥龍岡,堪充山陵。」詔雷允恭覆按以聞。皇堂之制, 深八十一尺,方百四十尺,制陵名曰永定。九月十一 日,召輔臣赴會慶殿,觀入皇堂物,皆生平服御玩好 之具。帝與輔臣議及《天書》,皆先帝尊道膺受靈貺,殊 尤之瑞,屬于元聖,不可留于人間,宜于永定陵奉安。 二十三日,奉道天書至長春殿,帝上香再拜奉辭。二 十四日,天書先發,帝啟奠梓宮,讀哀冊,禮畢,具吉凶 儀仗,百官素服赴順天門外,至板橋立班奉辭。還詣 西上閤門,進名奉慰。十月十三日,掩皇堂。十八日,虞 主至京。十九日,「群臣詣會慶殿行《九虞祭》。」二十三日, 祔太廟第七室。

按《文獻通考》:乾興元年二月,真宗崩,有司言「今月二 十三日成服,至二十五日群臣朝夕臨,二十六日至 二十八日朝臨。自後每大小祥逐七禫祭,朔望並入 臨,奉慰至山陵。」從之。又令逐七于觀音啟聖院、開寶 寺塔院設大會齋,令中書樞密院分往行香。時上雖 用以日易月之制,改服臨朝,宮中實行三年之喪。 真宗崩,以宰相為山陵使,餘如舊制。 內侍雷允恭 為山陵都監。司天邢中和為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 法宜子孫類汝州秦王墳。」允恭曰:「如此何故不就?」中 和曰:「恐下有石并水耳。」允恭曰:「先帝獨有,上無他子。 若如秦王墳,何故不用?」中和曰:「山陵事重,踏行覆按, 動經日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允恭曰:「第移就上穴, 我走馬入見太后言之,安有不從?」允恭素貴橫,人不 敢違,即改穿上穴。及允恭入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 何輕易如此?」出與山陵使議可否。允恭見丁謂言之, 謂亦知其非而重違,允恭唯唯而已。允恭乃入奏,太 后曰:「山陵使無異議矣。」既而上穴果有石,石盡水出。 王曾以謂擅易陵地,意有不善,密奏之。太后大驚,乃 誅允恭,謂,貶崖州司戶。始,丁謂請名陵曰鎮陵,及謂 貶馮拯,謂三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 永安縣名也,宣祖陵止名安陵,又不知翼祖已名定 陵,于是復追改翼祖陵為靖陵。議者譏拯不學,當時 無正之者。

仁宗天聖五年詔頒新定五服制度

按《宋史仁宗本紀》:天聖五年冬十月己丑,頒新定五 服敕。按《禮志》:天聖五年,侍講學士孫奭言:「伏見禮 院及刑法司外州執守服制,詞旨俚淺,如外祖卑于 舅姨,大功加于嫂叔,顛倒謬妄,難可遽言。臣于開寶 正禮錄出五服年月,并見行喪服制度,編附《假寧令》, 請下兩制禮院詳定。」翰林學士承旨劉筠等言:「奭所 上五服制度,皆應禮經。然其義簡奧,世俗不能盡通, 今解之以就平易。若兩相為服,無所降殺。舊皆言服 者,具載所為服之人。其言周者,本避唐諱,合復為期。 又節取《假寧令》,附《五服敕》後,以便有司。仍板印頒行。 而喪服親疏隆殺之紀,始有定制矣。」

天聖 年,帝為外祖母服小功,皇太后本宮掛服,雍 王以下給假。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章穆太后母楚國 太夫人吳氏薨。太常禮院言:「皇帝為外祖母,本服小 功,詳《開寶通禮》,即有舉哀成服之文。又緣近儀,大功 以上方成服,今請皇太后擇日就本宮掛服。雍王以 下為外祖母,給假。」其後太后嫡母韓氏太夫人薨,亦 用此制焉。

天聖 年。宗旦母卒。請擇葬域。歲時奠祀。遂著為令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宗室列傳。宗旦字子文。 七歲如成人。選為仁宗伴讀。帝即位。獲超選。所生母 死。請別擇葬域。歲時奠祀。後遂著為法。

明道元年二月真宗宸妃李氏薨葬洪福寺西北

按《宋史仁宗本紀》,「明道元年春二月丁卯,以真宗順 容李氏為宸妃。是日,宸妃薨。」按《禮志》,「真宗宸妃李 氏,仁宗明道元年二月二十六日薨,初葬洪福禪院 之西北,命晏殊撰墓銘。」

明道二年春三月,皇太后崩,宗室削杖不散髮,百官 臨三日。冬十月,祔葬莊獻明肅太后,並改葬莊懿太 后于永定陵。

按《宋史仁宗本紀》,明道二年「春三月庚寅,以皇太后 不豫,大赦。甲午,皇太后崩,遺詔尊皇太妃為皇太后, 呂夷簡為山陵使。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遺 留物賜近臣。壬寅,追尊宸妃李氏為皇太后。至是,帝 始知為宸妃所生。甲辰,以大行皇太后五使並兼追 尊皇太后園陵使。壬戌,御紫宸殿,以張士遜為山陵」 使兼園陵使。癸亥,上大行太后諡曰莊獻明肅,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