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明外史。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傳》。「后葬天壽山。」 按《續文獻通考》。長陵帝后下。有十六妃祔。
按《日知錄》:「永樂十一年二月,葬仁孝皇后于長陵。 永樂十八年秋七月,貴妃王氏薨,輟朝五日,禮視太 祖成穆孫妃。」
按《明會典》:「永樂十八年,昭獻貴妃王氏喪禮:一,聞喪, 輟朝五日;一,初喪,上祭一壇,皇后祭一壇,皇妃祭一 壇,皇太子祭一壇,親王共祭一壇,公主共祭一壇;一, 贈諡冊文,行焚黃禮;一,七、七百日,周年、二周年,每次 祭祀,壇數與初喪同;一,開塋域,遣官祀后土;一,行內 外衙門,造辦喪儀、銘旌、冥器等項」;一,發引前期辭靈, 祭祀壇數,與《初喪》同。惟增「六尚司祭一壇,內官內使 祭一壇;一,啟奠、祖奠、遣奠各遣祭一壇。一,發引日,文 武百官素服、烏紗帽、黑角帶,送至路祭處所:皇親駙 馬共一壇,公侯伯文武衙門共一壇,外命婦共一壇。 一,過門祭祀,內門遣內官、外門遣太常寺官行禮;一, 下葬遷奠遣祭一壇;一,掩壙遣官祀」后土。一迎靈轎 至享堂、行安神禮、遣祭一壇。
按《明外史昭獻貴妃王氏傳》:「永樂七年,冊為貴妃。十 八年七月薨,禮視太祖成穆孫妃。」
永樂二十二年秋七月,上崩于榆木川。軍中祕不發 喪,皇太孫迎至《雕鶚堡》,始發喪。八月,梓宮至京師。部 議皇太子以下及中外臣民服制,并哭臨、殯葬諸禮。 十二月,葬長陵,以仁孝皇后合葬。
按《明通紀》:「永樂二十二年四月己酉,車駕發北京,復 親征阿魯台。五月,次清水源,阿魯台遠遁,遣使諭之, 赦其不臣之罪,班師還京。七月十六日己丑,次蒼崖 戍,上不豫。次日,次榆木川。上大漸,遺命傳位皇太子。 十八日辛卯,上崩,享年六十五。司禮太監馬雲、孟驥 等密詔楊榮、金幼孜入御幄議以六師在外,去京師」 尚遠,祕不發喪,亟命工部官括行在及軍中錫器,悉 收入內幄,召匠入,銷錫製為柙,柙成,權斂而錮之,殺 匠以滅口。命光祿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中號令, 人皆莫測。楊榮及中官海壽奉遺命密馳訃於皇太 子,比龍轝入闕,寂無知者。八月,楊榮等奉《大行仙訃》 至京師,皇太子即遣皇太孫赴開平迎梓宮。太孫瀕 行,啟皇太子曰:「出外有封章白事,非印識無以防偽。」 皇太子顧侍臣楊士奇等曰:「渠言良是,但行急,新製 則不及。」士奇對曰:「大行皇帝初授殿下東宮圖書,可 權付太孫,歸即納上。」皇太子從之,即取授太孫曰:「此 大行皇帝初授我者,有啟事,以此封識來此,不久亦 當歸汝,汝就留之。」既行,皇太子謂士奇曰:「汝此說是。 雖出從權,亦事機之會。昔大行臨御,儲位久未定,浮 議喧騰。吾今就以付之,浮議何由興?」皇太孫至雕鶚 堡,遇梓宮哭迎,軍中,始發喪。是月初十日壬子,梓宮 至京師。十五日下巳,皇太子即位。九月癸酉朔,上大 行皇帝諡曰體天弘道光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 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至嘉靖中,改廟號曰成祖。癸未, 禮部尚書呂震言於上曰:「今喪服已踰二十七日,請 如太祖皇帝遺命,倣漢制以日易月,釋服從吉服,烏 紗冠、素服、黑角帶。」臨朝,上命廷臣議,楊士奇以為不 可,黃淮亦與士奇合。震辭色忿然。蹇義從旁解之,請 兼取二說。具奏。上宜服素衣冠,黑角帶,群臣皆從君 服。報可。明旦,上素冠、麻衣、麻絰,出視朝。文臣惟學士, 武臣惟英國公,如上所服。餘文武群臣之服,皆從義 等所定。朝退,上召蹇義、夏原吉及士奇等諭曰:「呂震 昨奏易服,云皆與汝等議定,然後奏聞。時吾已疑其 非,但聽臣下易之。梓宮在殯,吾豈忍易?」後聞士奇有 言,始知其妄,士奇所執是。因歎曰:「張輔知禮,六卿乃 有不及。」又顧義曰:「汝所折衷,亦未當然,不必再以語 人。」群臣聽從其便。十二月,葬長陵。
按《明會典》,永樂二十二年文皇帝喪禮遺詔,「喪服禮 儀,一遵洪武舊制。」部議:「一宮中自皇太子以下,成服 日為始,服斬衰,二十七月而除。親王、世子、郡王及王 妃、世子妃、郡王妃、公主、郡主以下,聞喪皆哭盡哀,行 五拜三叩頭禮。第四日成服斬衰,二十七月而除。凡 王視事,素服烏紗帽、黑角帶,退服衰服。服內並停音」 樂嫁娶,其祭祀止停百日。一、在京文武官初聞喪,素 服,烏紗帽、黑角帶。明日清晨,詣思善門外哭,五拜三 叩頭,退,各置斬衰服于本衙門宿歇,不飲酒食肉。第 四日成服,具衰服詣思善門外,朝夕哭臨三日。又朝 臨十日,各十五舉聲。成服日為始,服衰服二十七日 凡入朝及衙門視事,用布裹紗帽、垂帶,素服腰絰麻 鞋,退服衰服,二十七日之外。素服烏紗帽、黑角帶,二 十七月而除。聽選辦事等官服衰服,監生、吏典、僧道 人等素服,以成服日為始,皆赴順天府朝闕,設香案, 朝夕哭臨三日。又朝臨十日,各十五舉聲,仍各素服, 二十七日而除。文武官命婦聞喪,第四日,各服麻布 大袖圓領長衫,麻布蓋頭。清晨由西華門入,哭臨三 日。仍各去金銀首飾素服二十七日。凡音樂祭祀,官 員軍民人等,並停百日。男女嫁娶,官員停百日。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