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3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貞心大度曰匡,大慮慈民曰定,知過能改曰恭,不生 其國曰聲,一德不懈曰簡,夙興夜寐曰「敬」,清白自守 曰貞,柔德好眾曰靖,安樂治民曰康,小心畏忌曰「僖」, 中身早折曰「悼」,慈仁和民曰順,好勇致力曰莊,恭仁 短折曰哀,在國逢難曰「愍」,名實過爽曰繆,壅遏不通 曰幽,暴虐無親曰厲,致志大圖曰景,辟土兼國曰「桓。」 經緯天地曰「文。」執義揚善曰「懷。」短折不成曰「殤。」去禮 遠眾曰「煬。」怠政外交曰「㩦。」治典不敷曰「祈。」

《杜佑通典》

《帝王諡號》

黃帝之號,按《白虎通》云:「先黃後帝者,古者質生死之 稱,各持行合而言之,美者在上。」黃帝始制法度,得道 之中,萬代不易。後代雖盛,莫能與同。後代德與天同, 亦得稱帝,不能制作,故不得復稱黃也。

「黃」 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為諡也。

顓頊按《五經通義》曰:「顓頊者。顓猶專。頊猶愉。幼少而 王。以致太平。」時年十三「常自愉儉」,「嗛約」自小之意,故兩字 為諡。

帝堯、帝舜,先號後諡也。帝者德盛,與天同,號諡雖美, 終不過天也。故如其次道之。

《周制》,「春官大師掌大喪師瞽,而廞作柩諡。」

《廞》,興也。興言王之行,謂瞽諷誦其功之詩也。

《文王》、武王,先諡後號。

王者德薄,傳位,與子賢不肖同。稱王號者,所共諡者所專,故「上諡、下號」 ,上其美者。

說曰:「按《大戴禮》云:『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樂 記》曰:『聞其諡,知其行』。《白虎通》曰:『號,法天也,法日也;日 未出而明諡,法地也,法月也;月已入有餘光。是以大 行受大名,細行受小名,行生於己,名生於人』。」《五經通 義》曰:「號者,亦所以表功德,號令天下也。諡之言列,陳 列所行,善行有善諡,惡行有惡諡,以為勸戒也。」問曰: 「天子有天下大號,諸侯寧有國大號乎?」答曰:「天子居 無上之位,下無所屈,故立大號以勸勉子孫。諸侯有 爵祿之賞,削絀之義,鈇鉞之誅,故無所有國之號也。」 趙商問:「《鄭志》曰:『《曲禮》云:『己孤暴貴,不為父作諡』。而武 王即位,追王大王、王季、文王改諡爵,何也』?答曰:『周道 之業,興於二王之功德,由之王跡初』」焉。凡為人父,豈 能盡賢乎?若夏禹、殷湯,則不追諡矣。《郊特牲》云:「死而 諡之」,今也。古者生無爵,死無諡。

古謂殷以前也。大夫以上乃謂之爵,死有諡。周制,爵及命,士雖及之,猶不諡也。當記時,死則諡之,非禮也。

質家兩言為諡,成湯是也。文家一言為謚,文武是也。 號無質文,諡有質文。

號者,始也,為本,故不可變。周以後尤文以為本。生習事善,故有善諡,故合言「文王」 、「武王。」

或以名配者,德薄,因名配諡,《祖甲》是也。質家不連號 諡。

「生則為號,死則為諡」 ,故不連號諡。《成湯》是。

文家連號。

「欲」 但言諡,不忍死之;「欲」 但言「號」 ,又是實死,故以號諡。文王、武王是。

桀紂先號後諡者,別誄絕不嫌也。《禮記》曰:「唯天子稱 天以誄之。」

以其無尊者也。《曾子問》曰:「賤不誄貴,幼不誄長。」 天子至尊,故稱「天」 以誄之。

又《白虎通》云:「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諡之。」

《五經通義》曰:「大臣吉服之,南郊告天,還素服,稱天而諡之。」

以為臣子莫不欲褒稱其君,掩惡揚善者,故《於郊》明 不得欺天也。

《皇后及夫人諡》

《白虎通》云:「后夫人諡,臣子共於廟定之。」

或曰:「出之於君,然後加之婦人天夫,故由君而已。婦人本無外事,是故不於郊。」

《五經通義》云:「婦人以隨從為義,夫貴於朝,婦貴於室, 故得蒙夫之諡。」

或曰:「文王之妃曰文母,宋恭公妻恭姬是也。」

又云:夫人無爵,故無諡。或曰:夫人有諡。夫人一國之 母,修閨門之內,則下以化之,故設諡章其善惡。《公羊》 曰:「葬宋恭姬,稱其諡,賢之也。卿大夫妻,命婦也。無諡 者,以賤也。妾無諡,亦以卑賤無所能與,猶士卑小,不 得諡也。」

《太子無諡》

周制,《士冠禮》云:「天子之元子,士也。士無諡。」是知太子 無諡。

以未得有所施行故,不得設諡。

《諸侯卿大夫諡》

《周制》,「諸侯薨,臣子跡累其行,以赴告王,王遣大夫會 其葬,因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