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8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言天子負斧扆,南鄉而立,內之公侯伯子男,外之蠻 夷戎狄,以序而立。故曰:『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卑也』。 《孟子》亦曰:『明堂者,王者之堂』」也。《周禮·大司樂》有冬至 圜丘之樂,夏至方丘之樂,宗廟九變之樂,三者皆大 祭祀,惟不及明堂。豈非明堂者,布政朝會之地,成王 時嘗於此歌《我將》之頌,宗祀其祖文王乎?後暨漢、唐, 雖有沿革,至於祀帝而配以祖宗,多由義起,未始執 一。本朝仁宗皇祐中,破諸儒異同之論,即大慶殿行 親享之禮,並「侑祖宗,從以百神。前期朝獻景靈宮,享 太廟,一如郊祀之制。太上皇帝中興,斟酌家法,舉行 於紹興之初,亦在殿庭,蓋得《聖經》之遺意。且國家大 祀有四,春祈穀,夏雩祀,秋明堂,冬郊祀是也。陛下即 位以來,固嘗一講祈穀,四躬冬祀,惟合宮雩壇之禮 猶未親行,今若特舉秋享,於義為允。臣等謹據已行 典禮,及將前代賀循、本朝名儒李泰伯、范鎮、明堂嚴 祖說并治平中呂誨、司馬光等集議,近歲李燾奏劄, 具錄以聞。」乙亥,有旨從之。九月上辛,以顯肅后忌前 改用仲辛行禮。辛酉,當受誓戒,前一日,上語宰執:「足 指瘡腫,恐妨拜跪,欲展季辛,又值顯恭后忌如何?」宰 執奏:「天地尊,后忌卑。」遂降旨用二十六日。必大按漢 武太初、太始、征和中,屢祀明堂,不專用辛方,請別卜 日。詰朝,上忽遣中使諭旨:「都堂夜來傅藥,足瘡良愈, 不必改日。但已展誓戒之期,若再降旨,不張皇否?」趙 相奏:「此卻無妨。」遂以是日午時,集官受誓戒。丙寅,大 雨。丁卯,鎖院草赦。戊辰,百執事冒雨入麗正門,過後 殿,請皇帝致齋。己巳,上乘逍遙車朝獻景靈宮,入太 廟宿齋。四日之間,雨畫夜,傾注通衢,殆如溪澗。有旨: 來早不乘玉輅,止用逍遙車,徑入北門,趍文德殿致 齋,朝服導駕官皆改常服,應儀仗排立人並放。趙相 為大禮使,密諭有司,未得放散。黃昏後,雨驟止。夜分, 內侍李思恭傳旨:「御史臺、閤門、太常寺仍舊乘玉輅 府合行事件,疾速施行。」庚午昧爽,駕來登輅,必大執 綏,上喜曰:「且得晴霽。」辛未行禮,月色如晝,上拜起不 倦,以迄於成。黎明,登樓肆赦,簪花過德壽宮,人情熙 然。赦書乃,必大視草,其間云:「惟周成宗祀洛中,陟配 於文王;惟漢武合祠汶上,推嚴於高帝。皆用親郊之 禮,具殫尊祖之誠。」於鑠本朝,若稽前代,「俶經路寢,有 皇祐之彝儀;遍秩群神,有紹興之近制。不愆於素,可 舉而行。」蓋欲明著古禮,以示來世也。後數日,加恩群 臣。必大復草《趙相制》云:「祼將太宮,霖潦驟霽;陟恪大 寢,月華正中。」又云:「鎮定大事,如彥博之恢宏;貫通群 經,如宋庠之博洽。」皆紀一時之事。且以仁宗初行明 堂,二公實為相也。大禮赦條乃六部諸司條具上省, 省中類聚取旨訖,即進執狀,降付學士院草赦文,本 院并首尾詞大書進入,其間多云當議將上取旨,蓋 有司擬申如此,既經畫旨行赦,便是處分,不應仍舊 用「當議」二字。必大為學士,諭令削去,院吏持不敢,遂 親以筆塗之。 《大禮》上乘玉輅,率命翰林學士執綏 備顧問。近「歲多闕正員,臨時選差他官,與五使同降 旨。淳熙丙申南郊,己亥明堂,必大再為之。」按京師用 唐顯慶輅,嘗以登封,其完固可知。元豐改造,已不能 及,今乃紹興癸亥所製。上自太廟服通天冠、絳紗袍, 乘輦至輅後,由木陛以登,惟留御藥二,宦者侍立,執 綏官員從旁用小梯攀緣而上,衛士以綵繩圍腰,繫 以上柱,輅行頗搖兀,宸兀亦覺危坐云。大禮後,上御 樓揭雞竿肆赦,皇太子及文武百僚拜舞於下,惟樞 密使、翰林學士相對侍立樓上。丙申、己亥,必大扈從, 再登麗正門,望濤江,形勢環抱,極壯觀也。

按《文獻通考》:太常寺言:「今年九月有事於明堂。檢照 紹興三十一年六月十六日禮官議,按《禮經》,喪三年 不祭,惟祭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元祐之初,大享 明堂,而哲宗居神祖之喪,禮官謂景靈宮、太廟當用 三年不祭之禮,遣大臣攝事。或謂聖祖為天神,非廟 享也。當時雖從其說,然黃帝實我宋之所自出,豈得 不同於宗廟?今秋有事於明堂,以孝慈淵聖皇帝升 遐,主上持斬衰之服,考之《禮經》及元祐已行故事,并 當時禮官所議。竊謂前期朝獻景靈宮、朝享太廟,皆 當遣大臣攝事,主上惟親行大享之禮,其玉帛、牲牢、 禮料、器服、樂舞,凡奉神之物,依典禮外,鑾駕既不出 宮,所有車輅、儀仗、供張、宿頓之屬,今有司更不排辦 禮畢於殿庭宣赦,及朝享景靈宮、朝享太廟,緣皇帝 在高宗聖神武文憲孝皇帝諒闇之內,乞依上件典 故。」從之。權禮部侍郎尤袤等言:「逐次《明堂大禮》所設 神位,沿革不一。紹興四年、七年、十年,設昊天上帝、皇 地祇,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并天皇大帝已下從祀四 百四十三位。紹興三十一年,設昊天上帝、徽宗皇帝 并五方帝、五人帝、五官神從祀,共一十七位;淳熙六 年、九年,設昊天上帝、皇地祇、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并 天皇大帝已下從祀,共七百七十一位。」宰執進呈禮 官申請明堂畫一。上曰:「配位何如?」周必大奏:「禮官昨 已申請,高宗几筵未除,用徽宗故事,未應配位,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