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8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制,諸祠祭牲數,正配以全體,解割各用一牢,貴神九 位,悉是正坐,異壇別祝,尊為大祀,而共用二少牢,於 腥」熟之俎,骨體不備,謂宜每位一牢,凡九少牢。詔下 太常,修《入祀儀》。

按《文獻通考》:元豐六年,禮部言:「本朝儀注,祀儀於上 帝、五帝、日月並稱臣。檢會九宮貴神祝版進書已不 稱臣,五福、十太一當依熙寧六年以前故事,其被遣 之官自宜稱臣,如此則不失輕重之體。」從之。

元豐  年,詔改定大祀太一,東以春,西以秋,中以夏、 冬。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云云。

元豐 年,詳定局請以司民從司中、司命、司祿之位。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豐詳定局言:「《周 禮》小宗伯之職,兆五帝於四郊,四類亦如之。鄭氏曰: 『兆為壇之營域,星辰運行無常,以氣類為之位。兆司 中、司命於南郊,以氣類祭之。熙寧祀儀:兆司中、司命 於國城西北亥地,則是從其星位,而不以氣類也。請 稽舊』」禮,兆司中、司命、司祿於南郊,祀以立冬後亥日, 其壇兆則從其氣類,其祭辰則從其星位。仍依《熙寧 儀》,以司民從司中、司命、司祿之位。

哲宗元祐七年詔議太一九宮祭儀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祐七年,監察御 史安鼎言:「按漢武帝始祠太一一位。唐天寶初兼祀 八宮,謂之九宮貴神。漢祀太一,日用一犢,凡七日而 止。唐祀類於天地,今春秋祀九宮太一,用羊豕其四。 立祭太一宮十神,皆無牲,以素饌加酒焉。載詳《星經》。 太一一星在紫宮門右,天一之南,號曰天之貴神,其 佐曰五帝,飛行諸方,躡三能以上下。以天極星其一 明者為常居,主使十六神,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疫 疾、災害之事。」《唐書》曰:「九宮貴神,實司水旱。太一掌十 六神之法度,以輔人極。」《國朝會要》亦云:「天之尊神及 十精十六度,並主風雨。」由是觀之,十神太一、九宮太 一與漢所祀太一共是一神。今十神皆「用素饌,而九 宮並薦羊豕,似非禮意。」詔禮官詳定。十神,九宮太一 各有所主,即非一神,故自唐迄今,皆用牲牢,別無祠 壇用素食禮。遂依舊制。

元符元年諸星始皆用香幣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符元年,左司員 外郎曾旼言:「周人以氣臭事神,近世易之以香。按何 佟之議,以為南郊明堂用沈香,本天之質,陽所宜也。 北郊用上和香,以地於人親,宜加雜馥。今令文北極 天皇而下皆用濕香,至於眾星之位,香不復設,恐於 義未盡。」於是每陛各設香。又言:「先儒以為實柴所祀 者」無玉,槱燎所祀者無幣。今《太常令式》,眾星皆不用 幣,蓋出於此。然考《典瑞》,玉人之官,皆曰「圭璧以祀日 月星辰。」則實柴所祀,非無玉矣。槱燎無幣,恐或未然。 至是,遂命眾星隨其方色用幣。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祀熒惑以閼伯配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建中靖國元年。又 建陽德觀以祀熒惑。因翰林學士張康國言。天下崇 寧觀並建火德真君殿。仍詔正殿以離明為名。太常 博士羅畸請宜倣太一宮遣官薦獻。或立壇於南郊。 如祀靈星之儀。有司請以閼伯從祀離明殿。又請增 閼伯位。按《春秋傳》曰。五行之官。封為上公。祀為貴神。 祝「融,高辛氏之火正也;閼伯,陶唐氏之火正也。祝融 既為上公,則閼伯亦當服上公袞冕九章之服。」既又 建熒惑壇於南郊赤帝壇壝外,令有司以時致祭,增 用圭璧。火德熒惑,以閼伯配,俱南向。五方火精神等 為從祀。壇廣四丈,高七尺,四陛,兩壝壝二十五步。從 《新儀》所定。

崇寧元年秋七月甲申朔建長生宮以祠熒惑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崇寧三年博士羅畸請改祀太一九宮以圭璧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崇寧三年太常博 士羅畸言九宮諸神位無禮神玉,惟有燔玉。竊謂宜 用禮神玉,少倣其幣之色薦於神坐議禮局言:「先王 制禮,用圭璧以祀日月星辰。所謂圭璧者,圭其邸為 璧,以取殺於上帝也。今九宮神皆星名,而其玉用兩 圭有邸。」夫兩圭有邸,祀地之玉,以祀星辰,非《周禮》也。 乞改用圭璧,以應古制。

崇寧四年秋七月辛丑,置熒惑壇。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三年班五禮新儀定星辰從祀之儀及太一壽星大火司中司命司民司祿之祀

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三年四月「庚戌,班五禮新儀。」

按《禮志》:政和三年,議禮局上《五禮新儀》:皇帝祀昊

天上帝、天皇大帝、五帝、「大明、夜明、北極九位於第一 龕。北斗太一帝坐,五帝內坐,五星、十二辰、河漢等內 官神位五十有四於第二龕,二十八宿等中官神位 百五十有九於第三龕。外官神位一百有六於內壝 之內。眾星三百有六十,於內壝之外。第一龕,席以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