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9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至元元年五月遣使者詣曲阜孔子廟致祭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元四年春正月,詔修曲阜孔子廟。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二年十月壬戌詔遣官致祭孔子於曲阜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八年秋七月乙卯,遣使祀曲阜孔子廟。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十六年二月,遣官致祭《曲阜》。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十六年二月己卯,命集賢直 學士楊俊民致祭曲阜孔子廟,仍葺其廟宇。」

至正二十二年,追贈未儒楊時、李侗、胡安國、蔡沈、真 德秀等從祀先聖廟,並追諡朱熹父獻靖,改封熹為 齊國公。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祭祀志》。至正十九年十 一月。江浙行省據杭州路申,備本路經歷司呈准提 控案牘兼照磨承發架閣胡瑜牒。嘗謂文治興隆。宜 舉行於曠典。儒先褒美。期激勵於將來。凡在聞知。詎 容緘默。蓋國家化民成俗。莫先於學校。而學校之設 必崇先聖。先師之祀者。所以報功而示勸也。我朝崇 儒重道之意,度越前古,既已加封先聖「大成」之號,又 追崇宋儒周敦頤等封爵,俾從祀廟庭。報功示勸之 道,可謂至矣。然有司討論未盡,尚遺先儒楊時等五 人,未列從祀,遂使盛明之世猶有闕典。惟故宋龍圖 閣直學士、諡文靖、龜山先生楊時,親得程門道統之 傳,排王氏經義之謬。南渡後,朱、張、呂氏之學,其原委 脈絡皆出於時者也,故宋處士延平先生李侗傳河、 洛之學以授朱熹,凡《集註》所引師說,即其講論之旨 也,故宋中書舍人諡文定。胡安國聞道伊洛,志在《春 秋》,纂為《集傳》,用翼正經,明天理而扶世教,有功於聖 人之門者也,故宋處士贈太師榮國公諡文正。九峰 先生蔡沈從學朱子,親承指授,著書集傳,發明先儒 之所未及,深有功於聖經者也。故宋翰林學士、參知 政事諡文忠西山先生真德秀,博學窮經,踐履篤實。 當時立偽學之禁以錮善類,德秀晚出,獨以斯文為 己任,講習躬行,黨禁開而正學明。此五人者,學問接 道統之傳,著述發儒先之祕,其功甚大。況科舉取士, 已將胡「安國《春秋》、蔡沈《尚書集傳》表章而尊用之,真 德秀《大學衍義》亦備經筵講讀,是皆有補於國家之 治道者矣。各人出處詳見《宋史》本傳,俱應追錫名爵, 從祀先聖廟庭,可以敦厚儒風,激勸後學。如蒙備呈 上司,申達朝省,命禮官討論典禮,如周敦頤等例,聞 奏施行,以補闕典,吾道幸甚。」本省以其言具咨中書 省,仍遣胡瑜赴都投呈。至正二十一年七月,中書判 送禮部,行移翰林、集賢、太常三院會議,俱准所言,回 呈中書省。二十二年八月奏准送禮部定擬五先生 封爵諡號,俱贈太師。楊時追封吳國公,李侗追封越 國公,胡安國追封楚國公,蔡沈追封建國公,真德秀 追封福國公,各給詞頭宣命,遣官齎往福建行省,訪 問各人子孫給付。如無子孫者,於其故所居鄉里郡 縣學,或書院祠堂內安置施行。十二月,追諡朱熹父 為獻靖,其制詞云:「考德而論時,灼見風儀之俊;觀子 而知父,迨聞《詩》《禮》之傳。久閟幽堂,丕昭公論。」故宋左 承議郎、守尚書吏部員外郎、兼史館校勘、累贈通議 大夫朱松,仕「不躁進,德合中行。愬鄒魯之淵源,式開 來學;開圖書之蘊奧,妙契元機。奏對雖忤於權姦,嗣 續篤生於賢哲,化民成俗,著書滿家。既繼志述事之 光前,何節惠易名之孔後?才高弗展,嗟沈滯於下僚; 道大莫容,竟昌明於永世。神靈不昧,休命其承。可諡 獻靖,其改封熹為齊國公。」制詞云:「聖賢之蘊,載諸」經, 義理實明於先正;風節之厲垂諸世,褒崇豈間於異 時?不有鉅儒,孰膺寵數?故宋華文閣待制、累贈寶謨 閣直學士、太師、追封徽國公、諡文朱熹,挺生異質,蚤 擢科名,試用於郡縣而善政孔多;迴翔於館閣而直 言無隱。權姦屢挫,志慮不回。著書立言,嘉乃簡編之 富;愛君憂國,負其經濟之長。正學久達於中原,渙號 「中行於仁廟。詢諸僉議,宜易故封。國啟營丘,爰錫太 公之境土;壤鄰洙泗,尚觀尼父之宮牆。緬想英風,載 欽新命。可追封齊國公,餘並如故。」

太祖洪武元年定祭期幸太學行釋奠禮

按《明會典》:「洪武元年,定以仲春秋上丁日降香,遣官 祭孔子於國學。」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元年二月,以太牢親祀孔子於 國子學,八月丁丑,遣官釋奠於先師孔子。」時禮官言: 「周制,凡始立學者,釋奠於先聖先師。凡學,春夏釋奠 於先師,秋冬亦如之。漢儒以先聖為周公,若孔子、先 師,為《詩》《書》之官。《禮》有高堂生,《樂》有制氏,《詩》有毛公,《書》 有伏生,可以為師者。蓋四時之學,將習其道,故釋奠 各以其師,而不及先聖。惟《春秋》合樂,則天子視學,有 司總祭先聖、先師。是則漢時釋奠,亦略可知矣。嗣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