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9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 祕。禮畢,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 事皆禁。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 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 淮間一茅三脊為神藉,五色土益雜封。縱遠方奇獸 飛禽及白雉諸物,頗以加祠,兕牛象犀之屬不用,皆 至泰山,然後去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出封 中,天子從禪。還坐明堂,群臣更上壽。下詔改元為元 封。又曰:「古者天子五載一巡狩,用事泰山,諸侯有朝 宿地,其令諸侯各治邸泰山下。」天子既已封泰山,無 風雨,而方士更言蓬萊諸神若將可得。於是上欣然 庶幾遇之,復東至海上望焉。奉車子侯暴病,一日死。 上迺遂去,並海上,北至碣石,巡自遼西,歷北邊至九 原。五月,迺至甘泉,周萬八千里云。其秋,有星孛於東 井。後十餘日,有星孛於三能。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填 星出如瓜,食頃復入。」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 其報德星云。」

元封二年夏四月,祀泰山。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幸緱氏,遂至東萊。夏四月,還祠泰山。 按《郊祀志》, 「其春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云欲見天子,天子 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 日,無所見,見大人跡云。復遣方士求神人采藥以千 數。是歲旱,天子既出亡名,迺禱萬里沙,過祠泰山,還 至」瓠子,自臨塞決河,留二日,湛祠而去。

元封五年冬,南巡狩,登天柱山。春三月,還至泰山,增 封。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 望祀虞舜於九嶷,登灊天柱山,自尋陽浮江,親射蛟 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遂北至琅邪,並海,所過禮祠其名山大川。春三月,還 至泰山,增封。夏四月,詔曰:朕巡荊揚,輯江淮物,會大 海氣,以合泰山。上天見象,增修封禪,其赦天下。」 元封六年,作「首山宮。」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六年春,作首山宮。三月,行幸 河東,祠后土。詔曰:『朕禮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為黃 金。祭后土,神光三燭。其赦汾陰殊死以下,賜天下貧 民布帛,人一匹』。」

《應劭》曰:「昆田,首山之下田也。武帝祠首山,故神為出珍物,化為黃金。」

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十二月䄠高里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郊祀志太初元年幸泰山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里祠后土臨渤海將以

「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焉。

太初三年春正月行東巡海上,夏四月還,修封泰山 䄠石閭。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郊祀志》,是年東巡海上, 考神仙之屬,未有驗者。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 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名曰迎年。上許作之如方,名 曰明年。上親禮祠,上犢黃焉。《公玉帶》曰:黃帝時雖封 泰山,然風后封鉅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 符,然後不死。天子既令設祠具,至東泰山,東泰山卑 小,不稱其聲,迺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焉。其後令帶奉 祠候神物,復還泰山,修五年之禮如前,而加禪祠石 閭。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閭也,故上 親禪焉。

天漢三年三月行幸泰山修封還幸北地祠常山

按《漢書武帝本紀》:「天漢三年春三月,行幸泰山,修封, 祀明堂,因受計還幸北地,祠常山瘞。」元玉 按《郊祀 志》,「自封泰山後,十三歲而周遍於五嶽四瀆矣。」

太始四年三月行幸泰山修封䄠石閭四月祠交門宮

按《漢書武帝本紀》:太始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甲申, 修封。丙戌,䄠石閭。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於交門宮, 若有鄉坐拜者,作《交門之歌》。」

征和四年幸泰山修封䄠石閭按漢書武帝本紀征和四年三月上耕於鉅定還幸泰山修封癸巳䄠石閭 按郊祀志上復修封于泰

山東游東萊,臨大海。是歲雍縣無雲如雷者三,或如 虹氣,蒼黃,若飛鳥集棫陽宮南,聲聞四百里。隕石二, 黑如黳,有司以為美祥,以薦宗廟。而方士之候神入 海求蓬萊者,終無驗。《公孫卿》猶以「大人之跡」為解,天 子猶羈縻不絕,幾遇其真。泰山五年一修封,武帝凡 五修封。

宣帝神爵元年詔祠江海雒水始定五嶽四瀆禮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 按《郊祀志》,宣帝幸河東,祠 后土,有《神爵集》。改元為神爵。制詔太常:「夫江海,百川 之大者也,今闕焉無祠。其令祠官以禮為歲事,以四 時祠江海雒水,祈為天下豐年焉。」自是五嶽四瀆皆 有常禮。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於嵩高,南嶽灊山 於灊,西嶽華山於華陰,北嶽常山於上曲陽,河於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