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9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按《北魏書》太宗本紀云云。 按《禮志》。泰常四年八月 辛未。幸代。至雁門關。望祀恆岳。

泰常八年正月南巡祀恆岳。又遣使祀嵩高華岳及 所過山川。

按《北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泰常八年正月, 南巡恆岳,祀以太牢。幸洛陽,遣使以太牢祀嵩高、華 岳,還登太行。五月至自洛陽,諸所過山川群祀之。」

世祖太延元年六月甲午詔守宰祭界內名山大川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

按《北魏書世祖本紀》云云。 按《禮志》。「太延元年。立廟 於恆岳華岳。嵩岳。上各置侍祀幾十人。歲時祈禱。水 旱其春秋泮涸。遣官率刺史祭以牲牢。有玉幣。」

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一月南征祀恆山又祀岱宗

按《北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禮志》,「太平真君十一 年十一月,世祖南征,逕恆山,祀以太牢;浮河濟,祀以 少牢;過岱宗,祀以太牢。至魯,以太牢祭孔子。遂臨江 登瓜步而還。」

高宗興光元年修華岳廟立碑

按《北魏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文成皇帝即位 三年正月,遣有司詣華岳修廟立碑。數十人在山上, 聞虛中若音聲,聲中稱萬歲云。」

和平元年望祀醫無閭山又禮恆岳

按《北魏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和平元年正月, 帝東巡,歷橋山,祀黃帝。幸遼西,望祀醫無閭山。遂緣 海西南,幸冀州,北至中山,過恆岳,禮其神而返。 和平二年,遣使禮恆岳。」

按《北魏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和平二年,帝南 巡,過石門,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禮恆岳。」

顯祖皇興二年遣使祀東岳

按《北魏書顯祖本紀》不載。 按《禮志》,「皇興二年,以青、 徐既平,遣中書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幣祀於東岳。」

高祖太和四年以旱詔祀山川群神

按《北魏書高祖本紀》,太和四年二月癸巳,詔曰:「朕承 乾緒,君臨海內,夙興昧旦,如履薄冰。今東作方興,庶 類萌動,品物資生,膏雨不降,歲一不登,百姓饑乏,朕 甚懼馬。其敕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興雲雨者,修飾 祠堂,薦以牲璧。」

太和十九年。春正月祭淮。夏四月祀岱岳。

按《北魏書高祖本紀》。「太和十九年春正月己亥,車駕 濟淮。夏四月己未,行幸瑕丘。遣使以太牢祀岱岳」 按《禮志》,「太和十九年,帝南征。正月車駕濟淮。命太常 致祭,又詔祀岱岳。」

北齊

宣帝天保元年六月己亥詔分遣使人致祭於五岳四瀆

按:《北齊書宣帝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後周大將出征,遣太祝以羊一,祭所過 名山大川。」

高祖開皇九年臣民請封禪詔弗許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九年,陳國平時,朝野物議,咸 願登封。秋七月丙午,詔曰:『豈可命一將軍除一小國, 遐邇注意,便謂太平。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虛言而干 上帝,非朕攸聞。而今以後,言及封禪,宜即禁絕。冬十 一月壬辰,考使定州刺史豆盧通等上表請封禪,上 不許』。」

開皇十四年,詔立山鎮海瀆祠。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禮儀志》,「開皇十四年閏 十月,詔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無閭山,冀州 鎮霍山,並就山立祠。東海於會稽縣界,南海於南海 鎮南,並近海立祠。及四瀆、吳山,並取側近巫一人,主 知灑掃,並命多蒔松柏。其霍山,雩祀日,遣使就焉。 開皇十五年正月,祠泰山,六月,詔名山大川未在祀 典者」,咸祀之。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十五年春正月壬戌,車駕次 齊州,親問疾苦。景寅,旅三符山。庚午,上以歲旱祠泰 山以謝愆咎,大赦天下。三月己未,至自東巡狩,望祭 五嶽海瀆。六月辛丑,詔名山大川未在祀典者,悉祀 之。」 按《禮儀志》:「自古帝王之興,皆稟五精之氣。每易 姓而起,以致太平,必封乎太山,所以告成功也。封訖 而」禪乎梁甫。梁甫者,太山之支山卑下者也。能以其 道配成高德,故禪乎梁甫,亦以告太平也。封禪者,高 厚之謂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增太山之高,以 報天也;厚梁甫之基,以報地也。明天之所命,功成事 就,有益於天地,若天地之更高厚云。《記》曰:「王者因天 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而鳳凰降,龜龍格。」 齊桓公既霸而欲封禪,管仲言之詳矣。秦始皇既黜 儒生而封泰山,禪梁甫,其封事皆祕之,不可得而傳 也。漢武帝頗採方士之言,造為玉牒,而編以金繩,封 廣九尺,高一丈二尺。光武中興,聿遵其故,晉、宋、齊、梁 及陳皆未遑其議。後齊有巡狩之禮,并登封之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