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9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不之行也。開皇十四年,群臣請封禪,高祖不納。晉王 廣又率百官抗表固請,帝命有司草儀注,於是牛弘、 辛彥之、許善心、姚察、虞世基等創定其禮,奏之。帝逡 巡其事,曰:「此事體大,朕何德以堪之,但當東狩,因拜 岱山耳。」十五年春,行幸兗州,遂次岱岳,為壇如南郊。 又壝外為柴壇,飾神廟,展宮懸於庭,為埋埳二於南 門外。又陳樂設位於青帝壇如南郊。帝服袞冕,乘金 輅,備法駕而行。禮畢,遂詣青帝壇而祭焉。

開皇十六年,詔諸鎮立祠。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禮儀志》,「開皇十六年正 月。又詔北鎮於營州龍山立祠,東鎮晉州霍山鎮。若 修造,並準西鎮吳山造神廟。」

煬帝大業四年幸晉陽遂祭恆嶽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四年八月辛酉,親祀恆岳,河 北道郡守畢集。」 按《禮儀志》,「大業中,煬帝因幸晉陽, 遂祭恆嶽。其禮頗採高祖拜岱宗儀,增置二壇,命道 士女官數十人,於壝中設醮。」

大業十年幸東都,祀《華嶽》。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按《禮儀志》。「大業十年幸東 都。過祀華嶽。築場於廟側。」事乃不經。蓋非有司之定 禮也。隋制,「行幸所過名山大川,則有司致祭,嶽瀆 以太牢,山川以少牢。」

唐制,「嶽、鎮、海瀆無廟則為壇,歲各一祭。」

按《唐書禮樂志》:「嶽鎮海瀆祭於其廟。無廟則為之壇 於坎,廣一丈,四向為陛。四時祭五嶽、四鎮、四海、四瀆, 各籩豆十、簋二、簠二、俎三。」五嶽、四鎮,歲一祭,各以 五郊迎氣日祭之。東嶽岱山於兗州,東鎮沂山於沂 州,南嶽衡山於衡州,南鎮會稽於越州,中嶽嵩高於 河南,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北嶽恆山 於定州,北鎮醫無閭於營州,東海於萊州,淮於唐州, 南海於廣州,江於益州,西海及河於同州,北海及濟 於河南。

高祖武德二年十月甲子祠華山

按:《唐書高祖本紀》云云。

武德三年四月丙申祠華山。

按:《唐書高祖本紀》云云。

武德七年六月,祭宮所山川。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武德七年六 月幸仁智宮,以少牢祭宮所山川。」

太宗貞觀五年正月朝集使趙郡王孝恭等請封禪十二月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彠等又請弗許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太宗本紀貞觀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請封禪。

按《冊府元龜》,貞觀五年正月,朝集使趙郡王孝恭等 僉議,以為天下一統,四夷來同,詣闕上表請封禪。帝 手詔曰:「省表具懷。自有隋失道,四海橫流,百王之弊, 於斯為甚。朕提劍鞠旅,首啟戎行,扶翼興運,克成鴻 業。遂荷慈睠,恭承大寶。每日昃思治,弗敢康寧,兢兢 夕惕,用忘興寢,履薄馭朽,不足為喻。賴三靈顯命,百 辟同心,海外無塵,遠夷慕義。但流遁永久,凋殘未復, 田疇多曠,倉廩猶虛,家給人足,尚懷多愧,豈可遽追 前代,取譏虛美!所望恂恂濟濟,葉力盡誠,輔其不逮, 致之王道。如得《雅》《頌》形於金石,菽粟同如水火,反朴 還淳,當如來議。」十二月己亥,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 彠等詣朝堂,又上表請封禪。帝曰:「隋末分離,群兇競 逐,我提三尺劍,數年之間,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 也。突厥強梁,世為紛更,今乃襲我衣冠,為我臣吏,殊 方異類,輻輳鴻臚,是朕文教所來也。突厥破滅,君臣 為俘,安養之情,同於赤子,是朕仁愛之道也。林邑貢 《能言鳥》,新羅獻女樂,憫其離本,皆令反國,是朕敦本 也。酬功錄效,必依賞格;懲惡罰罪,必據《刑書》。割親愛, 捨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非朕苟自矜伐, 欲明聖人之教,不徒然也。比年穀稼頻登,疾疚不作, 誠宜展禮名山,以謝天地。但以喪亂之後,民物凋殘, 憚於勞費,所未遑也。

貞觀六年,群臣請封禪,弗許。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禮儀志》:「隋開皇 十四年,晉王廣率百官抗表,固請封禪。十五年幸兗 州,遂於太山下為壇設祭,不升山而還。貞觀六年,平 突厥,年穀屢登,群臣上言請封泰山。太宗曰:『議者以 封禪為大典。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給人足,雖 闕封禪之禮,亦可比德堯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內侵, 縱修封禪之儀,亦何異於桀、紂!昔秦始皇自謂德洽 天心,自稱皇帝,登封岱宗,奢侈自矜;漢文帝竟不登 封,而躬行儉約,刑措不用。今皆稱始皇為暴虐之主, 漢文為有德之君。以此而言,無假封禪。《禮》云:『至敬不 壇,掃地而祭,足表至誠,何必遠登高山,封數尺之土 也』』!」侍中王珪曰:「陛下發德音,明封禪本」末,非愚臣之 所及。祕書監魏徵曰:「隋末大亂,黎民遇陛下,始有生 望,養之則至仁,勞之則未可。升中之禮,須備千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