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9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錄

 山川祀典部總論

  春秋四傳僖公三十一年

  白虎通封禪

  風俗通封泰山禪梁父

  文獻通考封禪 祀山川

  大學衍義補國家常祀之禮 內外群祀之禮 祭告祈禱之禮

 山川祀典部藝文一

  封禪文        漢司馬相如

  東巡頌         後漢馬融

  四瀆祠碑銘       北周王褒

  封禪壇頌         唐張說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   駱賓王

  為朝集使于思言等請封中岳表 崔融

  勸封禪表         許敬宗

  勸封禪表         上官儀

  宰相請封禪表       蔣欽緒

禮儀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山川祀典部總論

春秋四傳

僖公三十一年

《春秋》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

三望,分野之星。國中山川,皆郊祀望而祭之。魯廢郊天而修其小祀,故曰「猶。」猶者,可止之辭。

《左傳》四卜郊不從,乃免牲,非禮也。猶三望,亦非禮也。 望,郊之細也。不郊,亦無望可也。

《公羊傳》:「魯郊何以非禮?天子祭天,諸侯祭土。天子有 方望之事,無所不通。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內者,則 不祭也。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則曷祭祭太山河海。曷 為祭?太山河海?山川有能潤於百里者,天子秩而祭 之。」

此皆助天宣氣布功,故《祭天》及之。

「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太 山」耳。「河海潤於千里」,

亦能通氣致雨。潤澤及於千里。《韓詩傳》曰:「湯時大旱。使人禱于山川」是也。

猶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書?譏不郊而望祭也。 《穀梁傳》:「乃者,亡乎人之辭也。猶者,可以已之辭也。」

「望」,郊之細也;不郊,無望可也。

《胡傳》望,祭也。有虞氏受終而望因於類,巡守而望因 於柴,皆天子之事也。今魯不郊而望,故特書曰「猶。」猶 者,可以已之詞,其言三望何也?天子有方望,無所不 通,諸侯非名山大川在其封內者則不祭。魯得用重 禮,視王室則殺,故望止於三,比諸侯則隆,故河、海雖 不在其封而亦祭,然非諸侯之所得為也。

大全臨川吳氏曰:「天子郊祀上帝,必望祭山川。望祭在郊祀之後,因郊而望也。魯,諸侯也。以成王之賜,許用王禮,四望闕其一,殺於天子。然郊禮既廢,則望禮可以不舉。魯既不郊,而猶三望,故書以譏其非禮。」 汪氏曰:「《周官》四望,蓋望四方。今魯三望,蓋泰山在魯西,海在魯東,而河在魯北,殺天子之禮也。」

白虎通

封禪

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 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所 以必於泰山何?萬物所交代之處也。必於其上何?因 高告高,順其類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甫之山, 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跡也,以自效倣也。 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倣天,附 梁甫之基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 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或曰封者,金泥銀繩, 或曰石泥金繩,封以印璽。故孔子曰:「升泰山,觀易姓 之王,可得而數者,七十有餘。」封者,廣也。言禪者,明以 成功相傳也。梁甫者,太山旁山名。禪於梁甫,何以三 皇禪於繹繹之山?明己成功而去,有德者居之。繹,繹 者,無窮之意也。五帝禪於亭,亭者,制度審諟,德著明 也。「三王禪於梁甫之山」者,梁,信也;甫,輔也,輔天地之 道而行之也。「太平乃封」,知告於天,必也;「於岱宗何?」明 知易姓也。「刻石紀號」,知自紀於百王也。燎,祭天報之 義也。望,祭山川,祀群神也。《詩》云:「於皇時周,陟其高山。」 言周太平封太山也。又曰:「墮山喬嶽,允猶翕河」,言望 祭山川,百神來歸也。天下太平,符瑞所以來至者,以 為王者承統理,調和陰陽,陰陽和,萬物序,休氣充塞, 符瑞並臻,皆應德而至。德至天則斗極明,日月光,甘 露降;德至地則嘉禾生,蓂莢起,秬鬯出,太平感;德至 文表,則景星見,五緯順軌;德至草木朱,草生,木連理; 德至鳥獸,則鳳凰翔,鸞鳥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 白雉降,白鹿見,白烏下。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 陵出異丹,阜出蓮甫,山出器車,澤出神鼎。德至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