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0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之。若忌辰及車駕行幸,亦嘗遣使行禮。凡《瑟瑟柴冊》再生納后,則親行之。凡柴冊親征則告,幸諸京則謁,四時有薦新。

天顯七年七月丁未薦新于太祖廟。

按《遼史太宗本紀》云云。

天顯十一年四月戊辰謁太祖廟。

按《遼史太宗本紀》云云。

會同五年以太后不豫告廟

按,《遼史太宗本紀》:會同五年六月「丁丑,聞太后不豫, 上馳入侍,湯藥必親嘗,仍告太祖廟。」

穆宗應曆五年十月丁亥謁太宗廟十二月乙丑朔謁太祖廟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應曆》十三年七月乙丑,薦時羞于廟。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景宗保寧二年四月幸東京致奠于讓國皇帝及世宗廟

按《遼史景宗本紀》云云。

保寧十年七月庚戌享太祖廟。

按《遼史景宗本紀》云云。

聖宗統和元年四月庚辰謁太祖廟壬寅致享于凝神殿九月庚申謁宣簡皇帝廟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統和四年十二月戊寅。「日南至。上率群臣祭酒」《景宗 御容》。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開泰元年十二月丙寅奉遷南京諸帝石像于中京觀德殿景宗及宣獻皇后于上京五鸞殿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開泰八年正月壬戌,建景宗廟于中京。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開泰九年十二月戊子,詔「中京建太祖廟,制度祭器, 皆從古制。」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太平元年十一月庚申幸通天觀翌日再幸還升玉輅自內三門入萬壽殿奠酒七廟御容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興宗重熙十三年始追冊元德二祖

按《遼史興宗本紀》,不載。 按《蕭韓家奴傳》:「韓家奴為 翰林都林牙,十三年春上疏曰:『臣聞先世遙輦洼可 汗之後,國祚中絕,自夷离堇雅里立阻午,大位始定。 然上世俗朴,未有尊稱。臣以為三皇禮文未備,正與 遙輦氏同。後世之君,以禮樂治天下,而崇本追遠之 義興焉。近者唐高祖創立先廟,尊四世為帝。昔我太 祖代遙輦即位,乃製文字,修禮法,建天皇帝名號,制 宮室,以示威服,興利除害,混一海內。厥後累聖相承, 自夷离堇湖烈以下,大號未加。天皇帝之考夷离堇 的魯,猶以名呼。臣以為宜依唐典,追崇四祖為皇帝, 則陛下弘業有光,墜典復舉矣』。」疏奏,帝納之,始行追 冊元德二祖之禮。

道宗清寧元年十一月壬申有事于太宗穆宗廟戊寅冬至有事于太祖景宗興宗廟不受群臣賀

按《遼史道宗本紀》云云。

清寧三年十月「庚申,謁讓國皇帝及世宗廟。」

按《遼史道宗本紀》云云。

太康三年九月壬申修乾陵廟

按《遼史道宗本紀》云云。

太康七年六月甲子詔月祭觀德殿歲寒食諸帝在 時生辰及忌日詣景宗御容殿致奠。

按《遼史道宗本紀》云云。

天祚帝天慶二年十一月丁卯謁太祖廟

按《遼史天祚帝本紀》云云。

宋制,宗廟之禮,每歲四孟月及季冬凡五享,三年一 祫,五年一禘,又有上食、薦新及朝享、告謝諸儀。 按《宋史禮志》,「宗廟之禮,每歲以四孟月及季冬凡五 享,朔望則上食薦新。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 孟夏,唯親郊封祀。又有朝享、告謝及新主祔廟,皆大 祀也。二薦則行一獻禮。」其祔祭,春祀司命及戶,夏祀 竈,季夏祀中霤,秋祀門及厲,冬祀行。惟臘享禘、祫,則 遍祀焉。

太祖建隆元年定太廟舞曲名立四廟躬親祭享

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元年五月壬寅,竇儼上太廟 舞曲名。 按《禮志》,建隆元年,有司請立宗廟,詔下其 議。兵部尚書張昭等奏:「謹按堯、舜、禹皆立五廟,蓋二 昭、二穆與其始祖也。有商建國,改立六廟,蓋昭穆之 外,祀契與湯也。周立七廟,蓋親廟之外,祀太祖與文 王、武王也。漢初立廟,悉不如禮。魏晉始復七廟之制, 江左相承不改。然七廟之室,隋文但立高、曾、祖、禰四 廟而已;唐因立親廟,梁氏而下,不易其法。稽古之道, 斯為折衷。伏請追尊高、曾四代,崇建廟室。」於是判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