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0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廢。」

《續文獻通考》:內翰王文康公鶚元,初自保定應聘北 行,時故人馬雲漢以宣聖畫像為贈。既達北廷,值秋, 公奏行釋奠禮。世祖悅,即命舉其事。公為祝文,行三 獻禮。禮畢,進胙於上,上飲福,熟其胙,命左右均霑所 賜。自是春秋二仲,歲以為常。蓋元之所以尊師重道 者,實公有以啟之。

《元史哈剌哈孫傳》:京師久闕孔子廟,而國學寓他署, 乃奏建廟學,選名儒為學官,采近臣子弟入學。 虞集傳:集為助教,除博士,監祭殿上。有劉生者,被酒, 失禮俎豆間,集言諸監,請削其籍。大臣有為劉生謝 者,集持不可,曰:「國學,禮義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 為教?」仁宗在東宮,傳旨諭集勿竟其事。集以劉生失 禮狀上之,移詹事院,竟黜劉生,仁宗更以集為賢。大 成殿新賜登歌樂,其師世居江南,樂生皆河北田里 之人,情性不相能,集親教之,然後成曲。復請設司樂 一人掌之,以俟考正。仁宗即位,責成監學,拜臺臣為 祭酒,除吳澄司業,皆欲有所更張,以副帝意,集力贊 其說。有為異論以沮之者,澄投檄去,集亦以病免。 《黃溍傳》:「溍為國子博士時,欲增設禮殿配位,四配位 合東坐而西向,學官或議分置於左右,同列不敢爭, 溍獨面折之,事乃止。」

《李邦寧傳》:「邦寧,宋故小黃門也。世祖命給事內庭,歷 大司徒。仁宗即位國學,將釋奠,敕遣邦寧致祭於文 宣王。點視畢,至位立,殿戶方闢,忽大風起,殿上及兩 廡燭盡滅。燭臺底鐵鐏入地尺餘,無敢拔者。邦寧𢙀 息伏地,諸執事者皆伏。良久風定,乃成禮。邦寧因慚 悔累日。」

《續文獻通攷》:「至順三年二月,詔修曲阜宣聖廟。先是, 亓官夫人神座下生木芍藥一本,見者異之,而修廟 令下。」

太祖洪武初年,翰林國史院學士承旨詹同、侍講學 士樂韶鳳上文廟釋奠樂章,舞《六佾》。禮部尚書牛諒 上《禮儀》,制曰:「可。」遣御史大夫陳寧釋奠。時誠意伯劉 基陪祭,不至,已而受胙,為丞相胡惟庸所論劾。上曰: 「基學聖人之道,不陪祀,使弗學者何以勸?既不與祭, 而享胙禮乎?」奪俸一月。寧坐不舉,亦奪半月。

《翊運錄》:洪武二年,詔孔子春秋舍奠,遣使降香曲阜 廟,於仲月上丁致祭京師免祀,天下不必通祀。刑部 尚書錢唐言:「孔子百王宗師,先儒謂仲尼為萬世之 師,天下祀孔子,如天下祝聖壽,報本之禮,不可廢也。」 時修《孟子節文》,并議其配饗,唐論之尤力。上皆從其 議。

《寧波府志》:「程徐字仲能,仕元為兵部尚書,入明為吏 部侍郎。洪武二年,上詔孔子釋奠,止行於曲阜孔林, 天下不必通祀。徐上疏極言,其略曰:『發揮三綱五常 之道,載之於經,儀範百王,師表萬世,人極不墜者,孔 子之力也。天下不可一日無孔子之道,則教不可一 日廢。天下不可一日無孔子之教,則祀不可一日廢。 今使天下之人讀其書,由其教,行其道,而不得通祀 焉,非所以崇本始、報功德也』。」上允其奏。改刑部侍郎, 尋陞尚書。

《續文獻通考》:弘治十四年,國子監管祭酒事禮部右 侍郎謝鐸建言,「維持風教四事,其一曰正祀典以究 明倫之實。臣愚竊惟學校之設,皆所以明人倫也。人 倫莫先於父子,子雖齊聖,不先父食,奈何承訛襲?故 以顏、曾、思三子配享堂上,而其父則皆列祀廡下,冠 履倒置,有是理哉?為今之計,莫若於闕里立廟,祀叔」 梁紇,以顏路、曾晳、孔鯉諸賢配享,如先儒熊去非之 論,庶幾各全其尊而神靈安妥也。人倫莫大於君臣, 殷之頑民,猶不忍忘紂,奈何忘君事讎?若吳澄者,親 為有宋之遺臣,靦顏食元之官祿,名節掃地,復何言 哉?後死之誅,正宜律以《春秋》大義,罷黜從祀,以列於 莽大夫之列,庶幾不掩其惡而人心愜服也。此前一 事,人雖屢言而未見施行;此後一事,臣亦嘗言而未 蒙俞允。臣非不知重復,覼屢言之,誠為可愧。特以每 當奉祠對越之際,輒起嚬顣不安之心,心所不安,又 不得不發之言耳。乞敕禮部翰林院重加考定議處, 使祀典以正,人倫以明。則所以維持風教者不淺淺 矣。

大學士張璁於嘉靖九年歷舉前後諸臣之議,奏正 孔子祀典,祀啟聖公,及黜諸從祀之未安者。上一一 行之。其議歐陽修當從祀,曰:「臣按歐陽修,乃有宋一 代人物,未與從祀。嘗觀其所著《本論》,實有翊衛聖道 之功。」蘇軾曰:「自漢以來,道術不出於孔氏而亂天下 者多矣。五百餘年而後,得韓愈學者以配孟氏,蓋庶」 幾焉。愈之後三百有餘年,而後得歐陽子。其學推韓 愈,《孟子》以達於孔氏,故天下翕然師尊之,曰:「歐陽子, 今之韓愈也。」夫韓愈既以從祀,歐陽修豈可少哉! 國子監學錄張養蒙於萬曆二十六年四月題為「《釐 正祀典》,以安神明。」一孟軻之父不得概曰孟孫氏,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