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1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常在左,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序。一世自為一 廟,則昭不見穆,穆不見昭,而內有以各全其尊。必祫 享而會於太祖之廟,然後序其尊卑之次。蓋父子異 宮,祖禰異廟,所以盡事亡如事存之義。然漢儒論七 廟、九廟之數,其說有二:韋元成等以謂周之所以七 廟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廟不 毀,與親廟四而七也。」如劉歆之說,則周自武王克商, 以后稷為太祖,即增立高圉、亞圉二廟,於公叔、太王、 王季、文王「二昭二穆之上,已為七廟矣。至懿王時,始 立文世室於三穆之上,至孝王時,始立武世室於三 昭之上,是為九廟矣。」然先儒多是劉歆之說。二曰同 堂異室之制。後漢明帝遵儉自抑,遺詔無起寢廟,但 藏其主於光武廟中,更衣別室。其後章帝又復如之, 後世遂不敢加,而公私之廟,皆用同堂異室之制。先 儒朱熹以謂:「至使太祖之位,下同孫子,而更僻處於 一隅,無以見為七廟之尊;群廟之神,則又上厭祖考, 不得自為一廟之主。以人情論之,生居九重」,窮極壯 麗,而設祭一室,不過尋丈,甚或無地以容鼎俎,而陰 損其數,子孫之心於此宜亦有所不安矣。且如命士 以上,共父子婦姑,猶且異處,謹尊卑之序,不相褻瀆, 況天子貴為一人,富有四海,而祖宗神位數世同處 一堂,有失「人子事亡如事存」之意矣。

至元十六年八月丁酉,以「江南所獲玉爵及坫,凡四 十九事,納於太廟。」十月己卯,享於太廟。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十七年秋,納玉盞於太廟。冬,大都太廟成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七年八月丁亥,納碧玉盞 六,白玉盞十五於太廟。」十二月甲午,大都重建太廟 成。自舊廟奉遷神主於祏室,遂行大享之禮。 按《祭 祀志》「廟制,至元十七年新作於大都前廟後寢,正殿 東西七間,南北五間,內分七室,殿陛二成三階,中曰 泰階,西」曰西階,東曰阼階。寢殿東西五間,南北三間, 環以宮城,四隅重屋,號「角樓。」正南、正東、正西宮門三 門各五門,皆號「神門。」殿下道直,東西神門曰「橫街」,直 南門曰「通街。」甓之通街,兩旁井二,皆覆以亭。宮城外 繚以崇垣。饌幕殿七間,在宮城南門之東,南向。齊班 廳五間,在宮城之東南,西向。省饌殿一間,在宮城東 門少北,南向。初獻齋室,在宮城之東,東垣門內少北, 西向。其南為亞、終獻司徒、大禮使、助奠、七祀獻官等 齋室,皆西向。雅樂庫在宮城西南,東向。法物庫、儀鸞 庫在宮城之東北,皆南向。都監局在其東,少南,西向。 東垣之內,環築牆坦為別院。內神廚局五間,在北,南 向。井在神廚之東,北有亭。酒「庫三間,在井亭南,西向。 祠祭局三間,對神廚局,北向。院門西向。百官廚五間, 在神廚院南,西向。宮城之南復為門,與中神門相值, 左右連屋六十餘間,東掩齊班廳,西值雅樂庫,為諸 執事齋房,築崇墉以環其外,東西南開櫺星門,三門 外馳道,抵齊化門之通衢。」十二月甲申,告遷於太廟。 癸巳,承旨和禮霍孫,太常卿太出、禿忽思等,以祏室 內栗主八位并「日月山板位、聖安寺木主俱遷。」甲午, 和禮霍孫、太常卿撒里蠻率百官奉太祖、睿宗二室 金主於新廟安奉,遂大享焉。乙未,毀舊廟。

按《元史紀事本末》:「至元十七年十二月甲午,始遷太 祖以下神主於太廟。國俗,祖宗祭享之禮,割牲奠馬 湩,以蒙古巫祝致辭。帝即位之元年,設神主於中書 省,用登歌樂,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譯言典書記 者。

至元十八年,分太廟為七室,祔「昭睿順聖皇后於太 廟。」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八年十月乙未,享於太廟。 貞懿順聖昭天睿文光應皇后祔。 按《禮樂志》:至元 十八年冬十月,昭睿順聖皇后將祔廟製,昭睿順聖 皇后室曲舞。 按《祭祀志》:「至元十八年二月,博士李 時衍等議,歷代廟制,俱各不同。欲尊祖宗,當從都宮 別殿之制;欲崇儉約,當從同堂異室之制。三月十一 日,尚」書段那海及太常禮官奏曰:「始議七廟,除正殿、 寢殿、正門、東西門己建外,東西六廟不須更造,餘依 太常寺新圖建之。」遂為前廟、後寢,廟分七室。

至元十九年二月辛卯,修宮城太廟。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年十月乙未,享於太廟。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至元二十一年,太廟正殿成。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一年三月丁卯,太廟正 殿成,奉安神主。十月丁未,享於太廟」 按《祭祀志》:至 元二十一年三月「丁卯,太廟正殿成,奉安神主。九月, 廟室挂鐵網,釘鏨籠門告成。」

至元二十二年十月,享於太廟。十二月,皇太子薨,立 別廟奉祀。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二年十月庚子,享於太 廟。十二月己未,丹太廟楹。 按《祭祀志》:「至元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