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2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奏。」

景龍 年,令乾陵朝晡進奠,昭、獻二陵,日一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禮樂志》,獻、昭、乾陵皆日 祭。太常博士彭景直上疏曰:「禮無日祭陵,惟宗廟月 有祭。故王者設廟祧壇墠,為親疏多少之數。立七廟, 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皆 月祭之。遠廟為祧,享嘗乃止。去祧為壇,去壇為墠,有 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又譙周《祭志》:天子始祖、高祖、曾 祖、祖考之廟,皆月朔加薦,以象平生。朔食謂之月祭。 二祧之廟無月祭,則古皆無日祭者。今諸陵朔望食, 則近於古之殷事;諸節日食,近於古之薦新。鄭注《禮 記》殷事,月朔半薦新之奠也。又既大祥,即四時焉。此 其祭皆在廟。近代始以朔望諸節祭陵寢,唯四「時及 臘五享廟。考經據禮,固無日祭於陵,唯漢七廟。議:京 師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陵旁立廟園, 各有寢、便殿,故日祭於寢,月祭于便殿。元帝時,貢禹 以禮節煩數,願罷郡國廟。」丞相韋元成等又議:「七廟 外,寢園皆無復議者,亦以祭不欲數,宜復古,四時祭 於廟。後劉歆引《春秋傳》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祖禰則 日祭,曾高則月祀,二祧則時享,壇墠則歲貢。後漢陵 寢之祭無傳焉。魏晉以降,皆不祭墓。國家諸陵日祭, 請停如禮。」疏奏,天子以語侍臣曰:「禮官言諸陵不當 日進食。夫禮以人情,沿革何專?古為乾陵,宜朝晡進 奠如故,昭、獻二陵日一進,或所司苦於費,可減朕常 膳為之。」 按《彭景直傳》:「中宗景龍末,景直為太常博 士,時獻、昭、乾三陵皆日祭,景直上言,宜罷諸陵日祭, 帝不從。」

元宗開元十五年敕宣光二陵州縣歲一巡凡公卿巡陵具仗出城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禮樂志》:「開元十五年敕 宣皇帝、光皇帝陵以縣令檢校,州長官歲一巡。又敕 歲春秋巡陵,公卿具仗出城,至陵十里復。」

開元十七年有事於諸陵。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七年十一月丙申,拜橋陵。 赦奉先縣。戊戌拜定陵。己亥拜獻陵。壬寅拜昭陵。乙 巳拜乾陵。戊申至自乾陵。大赦,免今歲稅之半,賜文 武官階、爵、侍老帛,旌表孝子順孫義夫節婦,終身勿 事。」 按《禮樂志》:「開元十七年,元宗謁橋陵,至壖垣西 闕下馬,望陵涕泗。行及神武門,號慟再拜。且以三府 兵」馬供衛。遂謁定陵、獻陵、昭陵、乾陵,乃還。

開元二十年,「《開元禮》成」,定拜陵之制。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禮儀志》,「起居舍 人王仲丘撰成一百五十卷,名曰《大唐開元禮》,二十 年九月,頒所司行用焉。」

按《開元禮》:「皇帝將拜陵,所司承制,內外宣攝,隨職供 辦。前發二日,太尉告太廟如常儀。」將作,先修理拜謁 之所及寢宮,務極潔敬,不得喧雜。尚舍直長去陵十 里所設行宮奉御,鋪御座齋室如常儀。守宮設從駕 百官及皇親諸客使位及次如常儀。尚舍又於拜陵 所道西量設小次,又於寢宮前之西南設大次,東向 如常儀。守宮量「設侍臣次于大次西南,設群官應陪 位者次于侍臣次之西南,隨地之宜,皆東向北上。文 官在北,武官在南,朝集使於武官之南。」尚食先備太 牢之饌,珍羞庶品,務極豐潔。

太常滌琖牲牢及粢盛。光祿司農及長祠人、供辦如式

拜謁前一日,皇帝至行宮,詣齋室,仗衛如式。陵令以 玉冊進御署訖,近臣奉出。《陵令》受訖,奉禮設御位於 陵東南隅,西向。

其有山谷隱映,則隨地設位,望陵而拜。

又設位於寢宮之內,寢殿東階之東南,西向。又設百 官位於陵所。行從官及皇親諸親并客使等,分方位 于神道左右,寢宮則于大次之前,分方序立如常,並 隨地之宜。拜謁日,未明五刻,諸衛量設黃麾仗於陵 寢陳布。

其陵寢舊宿衛人,各依本職掌、不得移動。

未明三刻,行從百官及諸皇親五等已上,諸親三等 以上,并客使等應陪位者,俱就位。侍中版奏:「請《中嚴》。」

其布位及進嚴,典儀贊相設之。

近仗就陳如常。未明一刻,侍中版奏:「外辦。」皇帝素服 乘馬以出,敕侍臣上馬,曲直華蓋繖扇侍衛如常儀, 詣陵西南小次所,控馬以入。少頃,侍中版奏:「外辦。」皇 帝步出次。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前導。皇帝至位,太 常卿前奏:「請再拜。」

博士與太常卿退立於後。

皇帝再拜。太常卿又前奏:「請再拜。」皇帝又再拜。奉禮 曰:「再拜。」贊者承傳,陪位者皆再拜。又再拜。訖。

凡贊拜進退,皆通事舍人贊相,以後准此。

少頃,太常卿前奏:「請辭。」皇帝再拜,又再拜。奉禮曰:「奉 辭。」贊者承傳,陪位者再拜,又再拜。太常卿引皇帝還 小次,乘馬出次,敕侍臣上馬,儀仗侍衛詣寢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