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2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視,不許伐樹取土石,開窯燒造燒山,及于皇城內外 耕種牧放作踐,有犯者,正犯處死,家口俱發邊遠充 軍。有科斂銀兩饋送不用心巡視,及守備、留守等官 貪圖賄賂,不嚴加約束,以致下人恣肆作弊,不能禁」 治者,一體重罪。是年,尊上仁祖陵曰英陵。時禮部尚 書崔亮,以既上尊號,請行祭告禮。太常博士孫吾與 奏云:「漢、唐故事,其于祭告之禮並無,且廟號與陵不 同。廟號是易大行之號,不祭告不可,故必上冊諡以 告之神明。若陵之有號,則嗣王所以識別先陵而已, 故歷代皆不以告。今英陵加號,亮欲行祭告,臣竊以 為非宜。」亮駁之曰:「加上陵號,尊歸先世。考之典禮,如 漢光武加上先陵曰昌,宋太宗加上高祖陵曰欽,曾 祖陵曰康,祖陵曰定,考陵曰安。蓋創業之君,尊其祖 考,則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亦必以告。禮緣人情,加 先帝陵號而不以告先帝者,非人情也。臣以為告之 是。」上敕廷議,僉曰:「亮議是。」遂遣太常行祭告禮。

孝宗弘治元年敕內官一員監護祖陵

按《明會典》:「弘治元年,敕內官一員監護熙祖、德祖、懿 祖、仁祖四陵。凡官員以公事經過者,俱謁陵。」

武宗正德十三年詣天壽山祭六陵

按:《續文獻通考》:「正德十三年夏四月朔,上以大行太 后梓宮將祔葬,親詣天壽山祭告六陵。」

世宗嘉靖十五年奉皇太后同謁山陵並躬行春秋二祭禮

按《明會典》,嘉靖十五年奉皇太后謁陵儀:「先期太常 寺具酒果脯醢,翰林院撰告詞。上至長陵,行謁告禮 畢,奉皇太后率皇妃入,女官奏就位,行四拜禮。奏上 香,女官捧香,皇太后三上香訖,奏復位跪,皇太后跪, 皇妃皆跪,上跪于皇太后之左,讀詞官跪于上後。讀 訖,奏興,四拜禮畢,次詣獻陵。」上先謁告,仍奉皇太后 謁、如前儀。次謁景陵同。明日遍謁裕陵等四陵亦如 之。上還往西山拜恭讓章皇后及景皇帝后各陵寢、 行三獻禮。又遣官前詣孝陵、顯陵、行祭告禮嘉靖 十五年三月,上躬行春祭禮。七月,改命春以清明,秋 以霜降,遣官行禮,各衙門官陪祭。其中元、冬至等節, 遣官行禮,俱不陪祭。九月,上躬行秋祭禮,自奉慈殿 遷孝肅皇后神主于裕陵,孝穆皇后、孝惠皇后神主 于茂陵,躬行奉慰禮。 山陵躬祭儀一發京,先期太 常寺備告廟及祀陵祭品如常儀。翰林院撰祭告文。 錦衣衛設丹陛儀衛扈行。兵部奏請簡命文武大臣 居守京師,請敕行事,及奏請直守皇城四門,京城九 門,分調提督武臣把守各山口關隘,選點扈駕軍馬, 奏差科道官點閘。戶部給扈從官軍行糧,工部差官 修理橋梁道路,光祿寺預備御膳酒飯供具,教坊司 備大樂,五府及九卿衙門正官司屬官各一員,太常 寺、鴻臚寺堂屬官,光祿寺、太僕寺卿、翰林院學士并 日講官、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府尹、六科官六員,十三 道官十三員,俱從。凡在途供事以便衣,「朝參以吉服。」 前期一日,上率后妃告于廟。至日早,免朝。駕發由長 安左門,后妃輦轎由東安門出。扈從官前行,居守官 同文武百官俱吉「服趨德勝門外,候送駕過,退。駕至 行宮,進膳畢,陞座。從官朝見,行叩頭禮如常儀。次日 早,從官朝參奏事畢,鴻臚寺引昌平州官吏、師生及 公差有事官員見,行五拜三叩頭禮。」朝罷,從官先行, 至《天壽山》行宮候駕。駕發,后妃後從至天壽山紅門, 上降輦,由左門入。駕至行宮,進膳畢,上出陞座,從官 行「叩頭禮畢,退。次日早,從官朝參、奏事如常儀。一、致 祭。」是日免朝。質明,上具青袍,恭詣長陵,致祭如常儀。 遣官六員青服,各詣陵行禮。從官俱青布服,恭詣長 陵陪祀。祭畢,先趨赴行宮候駕。每日早,朝參、「奏事如 常儀。一、回鑾。是日早,免朝。從官先行,至沙河行宮候 駕。駕至,從官行叩頭禮如常儀。次日早」,從官朝參奏 事畢,鴻臚寺官引昌平州官吏師生辭,行禮如常儀。 朝罷,從官先還。駕由德勝門入,文武百官及軍民耆 老人等俱於門外候迎。居守文武大臣伏謁駕前,致 詞行「叩頭禮。」教坊司大樂鼓吹振作。駕入,告廟,謁皇 太后,禮畢,還宮。越二日,上御奉天門,文武官各具吉 服,致詞行禮。 《山陵遣祭》儀,陳設用牲醴。贊引引遣 官由殿右門入。典儀唱:「執事官各司其事。」贊引引遣 官就拜位。執事捧香盒至香案前。贊引導遣官至香 案前。贊:「跪。」贊:「上香。」遣官三上香訖,贊:「復位。」贊:「四拜。」通 贊:「眾官同。」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執事捧帛、爵各跪 獻于御案前訖,贊:「跪。」通贊:「眾官皆跪。」贊:「讀祝。」讀訖,贊: 「俯伏,興、平身。」通贊眾官同。典儀唱:「行亞獻禮」,儀同初 獻,惟不奠帛。讀祝。典儀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贊:「四 拜。」通贊眾官同。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詣 瘞位。」贊:「禮畢。」

嘉靖十七年,「躬行春祭禮」,並命從葬諸妃從祀于祾 恩殿。

按《明會典》,嘉靖十七年二月,上躬行春祭禮,改陵殿 曰祾恩殿,門曰祾恩門。四月,建成祖文皇帝聖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