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6 (1700-1725).djvu/103

此頁尚未校對

也,且明德也』。」

按:《史記周本紀》二十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會之河 陽踐土,諸侯畢朝。書諱曰:『天王狩于河陽』。」

始皇二十七年巡隴西

按:《史記秦本紀》:「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 山,過回中焉。」

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封泰山,禪梁父。

按《史記秦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 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 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于樹 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刻所立石。其辭曰:『皇 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 罔不賓服。親巡遠方𥟖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 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 法式。大義休明,垂于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 天下,不懈于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 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 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于後嗣,化及無窮。遵奉 遺詔,永承重戒』。」於是乃並勃海以東,「過黃。」請幫助識別此字。窮成山, 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 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臺下。復十二歲,作琅邪臺, 立石刻頌秦德,明德意曰:「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 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 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于海。皇 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搏 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 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 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 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 察四方,尊卑貴賤,不踰次行,姦邪不容,皆務貞良,細 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 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 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 無寇賊,驩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 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 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 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于琅邪,列 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 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 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 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 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 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 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 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 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 于金石,以為表經。」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 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 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 仙人。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 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 至湘山祠逄,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 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 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 關歸。」

始皇二十九年,東游登之罘,遂之琅邪,道上黨入 按《史記秦本紀》:二十九年,始皇東游至陽武博浪沙 中,為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 石。其辭曰: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皇帝東 游,巡登之罘,臨照于海。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 始,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外教諸侯,光施文 惠,明以義理,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皇帝哀 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 服,烹滅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普施明法,經緯天 下,永為儀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 請刻于石表,垂于常式。其東觀曰:「維二十九年,皇帝 春游,覽省遠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臨朝陽,觀望 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 暴彊,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并天下,災害 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 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 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尢,常職既定,後嗣 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旋遂 之琅邪,道上黨,入

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巡北邊,入自上郡。

按《史記秦本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 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隄防。其辭曰:『遂 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 心咸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皇帝奮威,德 并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