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6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云云。

黃初四年三月築南巡臺八月東巡。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四年:「春正月,築南巡臺 於宛。三月丙申,行自宛還洛陽宮。秋八月辛未,東巡。 九月甲辰,行幸許昌宮。」

按《晉書禮志》:「黃初四年七月,帝將東巡,以大軍當出, 使太常以一特牛告祠南郊。」

黃初五年七月行東巡。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黃初五年,「秋七月,行東巡,幸 許昌宮。八月,為水軍,親御龍舟,循蔡潁浮淮,幸壽春。 揚州界將吏士民犯五歲刑以下,皆原除之。九月,遂 至廣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諸將守。冬十月乙卯,行還 許昌宮。」

黃初六年二月循行許昌五月幸譙八月自譙入淮 因幸徐十月幸廣陵。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 行許昌以東,盡沛郡,問民所疾苦,貧者振貸之。三月, 行幸,召陸通討虜渠。乙巳,還許昌宮。辛未,帝為舟師 東征。五月戊申,幸譙。八月,帝遂以舟師自譙循渦入 淮,從陸道幸徐。九月,築東巡臺。冬十月,行幸廣陵故 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 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十二月,行自譙過梁,遣使 以太牢祀故漢太尉橋元。

明帝太和四年東巡

按:《三國魏志明帝本紀》:太和四年:「八月辛巳,行東巡, 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嶽。乙未,幸許昌宮。十月乙卯,行 還洛陽宮。」

按《晉書禮志》:「太和四年八月,天子行過繁昌,使執金 吾臧霸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禪壇。」

太和六年,行東巡。

按《三國魏志明帝本紀》,「太和六年春三月癸酉,行東 巡,所過存問高年鰥寡孤獨,賜穀帛。夏四月壬寅行 幸許昌宮。秋九月行幸摩陂。十二月行還許昌宮。」 按《晉書禮志》,魏文帝值天下三分,方隅多事,皇輿亟 動,役無寧歲,蓋應時之務,非舊章也。明帝凡三東巡 狩,所過存問高年,恤疾苦,或賜穀帛,有古巡幸之風 焉。

齊王正始元年秋八月車駕巡省洛陽界秋稼賜高年力田各有差

按:《三國魏志齊王本紀》云云。

武帝泰始四年詔巡行郡國及議巡狩方岳儀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四年六月甲申朔,詔曰:郡國 守相,三載一巡行屬縣,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職,宣 風展義也。見長吏,觀風俗,協禮律,考度量,存問耆老, 親見百年。錄囚徒,理冤枉,詳察政刑得失,知百姓所 患苦,無有遠近,便若朕親臨之。」按《禮志》,「泰始四年 詔曰:『古之王者,以歲時巡狩方岳。朕惟歲之不易,未 遑卜征。巡省之事,下之末乂,其何以恤之?今使使持 節、侍中、副給事黃門侍郎銜命四出,周行天下,訪求 得失,觀省政教,問人間患苦,還具條奏,俾朕昭然鑒 於幽遠,若親行焉』。」新禮,巡狩方岳,柴望告設壝宮如 禮。諸侯之覲者,賓及執贄,皆如朝儀,而不建旗。《摯虞》 以為:「《覲禮》,諸侯覲天子,各建其旗,旗章」所以殊爵命, 示等威。《詩》稱「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宜定新禮,建旗如 舊禮。詔可其議。然終晉代,其禮不行。

文帝元嘉四年東巡

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四年春二月乙卯,行幸丹徒, 謁京陵。「三月丙子,詔曰,丹徒桑梓綢繆,大業攸始,踐 境永懷,觸感罔極。昔漢章南巡,加恩元氏,況情義二 三,有兼曩日。思播遺澤,酬慰士民。其蠲此縣今年租 布,五歲刑以下,皆悉原遣,登城三戰及大將家,隨宜 隱卹。」丁亥,車駕還宮。按《禮志》,元嘉四年二月乙卯, 太祖東巡。丁卯,至丹徒。己巳,告覲園陵。三月甲戌,幸 丹徒離宮,升京城北顧。乙亥,饗父老舊勳於丹徒行 宮,加賜衣裳各有差。

孝武帝大明七年車駕巡南豫南兗二州並行幸歷陽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大明七年春二月甲寅,車駕巡 南豫、南兗二州。丙辰,詔曰,江漢楚望,咸秩周禋。禮九 疑於盛唐,祀蓬萊於渤海,皆前載流訓,列聖遺式。霍 山是曰南嶽,實維國鎮,韞靈呈瑞,肇光宋道。朕駐蹕 於野,有事岐陽,瞻睇風雲,徘徊以想。可遣使奠祭。」丁 巳,車駕校獵於歷陽之烏江。己未,車駕登烏江縣六 合山。庚申,割歷陽、秦郡置臨江郡。壬寅,詔曰:「朕受天 慶命,十一年於茲矣。憑七廟之靈,獲上帝之力,禮橫 四海,威震八荒。方巡三湘而奠衡嶽,次九河而檢云 岱。今恢覽功成,省風畿表,觀民六合,蒐校長洲,騰沙 飛礫,平嶽盪海,鼖晉合序,鐃鉦協節,獻鬯如禮,饁獸 傾郊。敬舉王公之觴,廣納士民之壽,八風循通,卿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