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9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委貌,冠形,又委貌之貌,上小下大也。

《弁》,如兩手相合抃時也。以爵韋為之,謂之《爵弁》。以鹿 皮為之,謂之《皮弁》。以韎韋為之也。

纚以韜髮者也。以纚為之,因以為之名。

《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

《幘》,蹟也。下齊員蹟然也。《兌》,上下大小兌兌然也。或曰: 折其後也。或曰幘,形似幘也。賤者所著曰《兌髮》, 作之裁裹髮也。或曰牛心,形似之也。

帽,冒也。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 四教也。

《綃頭》綃鈔也。鈔髮使上從也。或曰「陌頭。」言其從後橫 陌而前也。齊人謂之。言。斂髮使上從也。 簂,恢也。恢廓覆髮上也。「魯人曰頍。」頍,傾也。著之傾近 前也。齊人曰:飾形貌也。「華」,象草木華也。

《博物志》

《服飾考》

古者男子皆絲衣,有故乃素服,又有冠無幘,故「雖凶 事皆著冠也。」

漢中興,士人皆冠葛巾、建安巾,魏武帝造白帢,於是 遂廢,唯二學書生猶著也。

《古今注》

《輿服》

帢,魏武帝所制。初以軍中服之輕便,又作五色帢,以 表方面也。

文官冠《進賢冠》,古《委貌》之遺象也。武官冠《惠文冠》,古 緇布冠之遺象。緇布冠,上古之法,武人尚質,故取法 焉。

《貂蟬》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外柔易而內剛勁 也,蟬取其清虛識變也。在位者有文而不自耀,有武 而不示人,清虛自牧,識時而動也。

《中華古今注》

《席帽》

本古之圍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韋之四周垂絲網之, 施以珠翠,丈夫去飾。至煬帝淫侈,欲見女子之容,詔 去帽戴幞頭。巾子幗也,以皁羅為之。丈夫藤席為之, 骨鞔以繒,乃名「席帽。」至馬周,以席帽油御雨從事。

《大帽子》

本巖叟草野之服也。至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 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撘耳帽》

以韋為之,以羔毛絡縫。趙武靈王更以綾絹皁色為 之。始並立其名「爪牙帽子」,蓋軍戎之服也。又隱太子 常以花撘耳帽子以畋獵遊宴,後賜武臣及內侍從。

《烏紗帽》

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詔曰:「自今已後,天子服烏紗 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幞頭》

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皁羅後裹髮,蓋庶 人之常服。沿至後周,武帝裁為四腳,名曰「幞頭。」以至 唐,侍中馬周,更以羅代絹,又令重繫前後,以象二儀, 兩邊各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為常服。

《巾子》

隋大業十年,禮官上疏,「裹頭者宜裹巾子。」以桐木為 之,內外皆漆,在外及庶人常服。沿至證聖二年,則天 賜群臣,然葛巾子,呼為「武家高巾子」,亦曰「武家內樣。」

&&圖表=14020a

《三禮》圖。

<h3 id="緇布冠三制" style="text-align: center">緇布冠三制

緇布冠〈三制〉

太古冠(新增)

太古冠(新增)

圖說

舊《圖》云:「始冠緇布」,今武士冠,則其遺象也。大小之制 未聞。

梁正又云:「師說不同,今《傳》疏二冠之象。又下有《進賢》, 皆云:『古之緇布冠之遺象』。」其張鎰《重修》亦云:「舊圖有 此三象,其本狀及制之大小未聞。此皆不本《經》義,務 在相沿,疾速就事。今別圖於左,庶典法不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