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1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郊、社稷諸祀,雖時日相凝,用之無闕。孔子曰:「周道四 達,禮樂交通。」《傳》曰:「魯有禘樂,賓祭用之。」然則天地宗 廟同樂之明證也。其升斗權量,當時未定,請即刋校, 以為長準。周存六代之樂,《雲門》《咸池》《韶》《夏》《濩》《武》,用于 郊廟,各有所施,但世運遙緬,隨時亡缺。漢世惟有虞 韶、《周武》,魏為《武始》《咸熙》,錯綜風聲,為一代之禮。晉無 改造,易名《正德》。今聖朝樂舞未名,舞人冠服無準,稱 之文武舞而已,依魏景初三年以來衣服制,其祭天 地宗廟,武舞執干戚,著平冕,黑介幘,元衣裳,白領袖, 絳領袖中衣,絳合幅褲。黑韋鞮。文舞執羽籥,冠委 貌,其服同上。其奏于廟庭,武舞武弁,赤介幘,生絳袍 單衣,練領袖,皂領袖中衣,虎文畫合幅褲,白布襪,黑 韋鞮。文舞者,進賢冠,黑介幘,生黃袍單衣,白合幅褲, 服同上。其魏晉相因,承用不改。古之神室,方各別所, 故聲歌各異。今之太廟,連基接棟,樂舞同奏,于義得 通。自中原喪亂,晉室播蕩,永嘉已後,舊章湮沒。大武 皇帝破平統萬,得古雅樂一部,正聲歌五十曲,工技 相傳,間有施用。自高祖遷居,世宗晏駕,內外多事,禮 物未周。今月所有《王夏》《肆夏》之屬二十三曲,猶得擊 奏,足以闡累聖之休風,宣重光之盛美。伏惟陛下仁 格上皇,義光下武,道契元機,業隆寶祚,思服典章,留 心軌物,反「堯舜之淳風,復文武之境土,飾宇宙之儀 刑,納生人于福地。道德熙泰,樂載新聲,天成地平,于 是乎在。樂舞之名,乞垂旨判。臣等以愚昧,參廁問道, 呈御之日,伏增惶懼。」詔其樂名,付尚書博議以聞。其 年夏,集群官議之。瑩復議曰:「夫樂所以乘靈通化,舞 所以象物昭功,金石播其風聲,絲竹申其歌詠」,郊天 祀地之道,雖百世而可知;奉神育民之理,經千載而 不昧。是以黃帝作《咸池》之樂,顓頊有《承雲》之舞。堯為 《大章》,舜則《大韶》,禹為《大夏》,湯為《大濩》,周曰《大武》,秦曰 《壽人》,漢為《大予》,魏名「大鈞」,晉曰《正德》。雖三統互變,五 運代降,莫不述作相因,徽號殊別者也。皇魏道格三 才,化清四宇,奕世戴德,累葉重「光,或以文教興邦,或 以武功平亂,功成治定,於是乎在。及主上龍飛載造, 景命維新,書軌自同,典刑罔二,覆載均於兩儀,仁澤 被於四海。五聲有序,八音克諧,樂舞之名,宜以詳定。」 案周兼六代之樂,聲律所施,咸有次第,滅學以後,經 禮散亡,漢來所存,二舞而已。請以《韶》《武》為《崇德》,武舞 為《章烈》,總名曰「《嘉成》。《漢樂章》云:『高張四縣,神來燕饗』。 宗廟所設,宮懸明矣。計五郊天神,尊於人鬼;六宮陰 極,體同至尊。理無減降,宜皆用宮懸。其舞人冠服制 裁,咸同舊式,庶得以光贊鴻功,敷揚大業。」錄尚書事 長孫稚已下六十人同議申奏。詔曰:「王者功成作樂, 治定制禮,以成為號,良無間然。又六代之舞者,以大 為名,今可準古為大成也。凡音樂以舞為主,故干戈 羽籥,禮亦無別,但依舊為文舞、武舞而已,餘如議。」 初,侍中崔光、臨淮王彧並為郊廟歌詞,而迄不施用。 樂人傳習舊曲,加以訛失,了無章句。後太樂令崔九 龍言於太常卿祖瑩曰:「聲有七聲,調有七調。以今七 調合之,七律起於黃鍾,終於中呂。今古」雜曲,隨調舉 之,將五百曲。恐諸曲名後致亡失,今輒條記,存之於 樂府,瑩依而上之。九龍所錄,或雅或鄭。至於謠俗四 夷雜歌,但記其聲折而已,不能知其本意。又名多謬 舛,莫識所由,隨其淫正而取之樂署。今見傳習,其中 復有所遺。至於古雅,尤多亡失。

北齊

文宣帝天保 年作廣成之樂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不載。按《隋書音樂志》:齊神 武霸跡肇創,遷都於鄴,猶曰人臣,故咸遵魏典。及文 宣初禪,尚未改舊章,宮懸各設十二鎛鐘於其辰位, 四面並設編鐘磬各一,簨簴合二十架,設建鼓於四 隅,郊廟朝會同用之。其後將有創革,尚樂典御祖珽 自言舊在洛下,曉知舊樂,上書曰:「魏氏來自雲朔,肇 有」《諸華樂操》,土風未移其俗。至道武帝皇始元年,破 慕容寶於中山,獲晉樂器,不知采用,皆委棄之。天興 初,吏部郎鄧彥海奏上廟樂,創制宮懸,而鐘管不備。 樂章既闕,雜以簸邏迴歌,初用八佾,作《皇始》之舞。至 太武帝平河西,得沮渠蒙遜之伎,賓嘉大禮,皆雜用 焉。此聲所興,蓋苻堅之末,呂光出平西「域得之,因又 改變,雜以秦聲,所謂秦漢樂也。至永熙中,錄尚書長 孫承業,共臣先人太常卿瑩等,斟酌繕修,戎華兼采, 至於鐘律,煥然大備。自古相襲,損益可知。今之創制, 請以為准。」珽因采魏安豐王延明及信都芳等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