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1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宣帝大象元年廣召雜伎百戲改鼓吹為十五曲

按《周書宣帝本紀》,「大象元年冬十月壬戌,大陳雜戲, 令京城士民縱觀。十二月甲子,還宮,御正武殿,集百 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妓樂。又縱胡人乞寒,用水 澆沃為戲樂。」按《斛斯徵傳》,「斯徵位大宗伯,帝之為 太子也,宮尹鄭譯坐不能以正道調護,被讁除名,而 帝雅親愛,至是拜譯內史中大夫,甚委任之。譯乃獻 新」樂,十二月各一笙,每一笙用十六管。帝令與徵議 之,徵駮而奏,帝頗納焉。及高祖山陵還,帝欲作樂,復 令議其可不。徵曰:「《孝經》云:『聞樂不樂』。聞尚不樂,其況 作乎!」鄭譯曰:「既云聞樂,明即非無。止可不樂,何容不 奏?」帝遂依譯議,譯因此銜之。

按《隋書音樂志》:「明帝武成二年正月朔旦,始用百戲, 武帝詔罷之。及宣帝即位,廣召雜伎,增修百戲,魚龍 漫衍之伎,常陳殿前,累日繼夜,不知休息。好令城市 少年有容貌者,婦人服而歌舞,相隨引入後庭,與宮 人觀聽,戲樂過度,遊幸無節。武帝以梁鼓吹熊羆十 二案,每元正大會,列於懸間,與正樂合奏。宣帝革前」 代鼓吹,制為十五曲。第一,改漢《朱鷺》為《元精季》,言魏 道陵遲,太祖肇開王業也。第二,改漢《思悲翁》為《征隴 西》,言太祖起兵誅侯莫陳悅,掃清隴右也。第三,改漢 《艾如張》為《迎魏帝》,言武帝西幸,太祖奉迎宅關中也。 第四,改漢《上之回》為《平竇泰》,言太祖擁兵討泰,悉禽 斬也。第五,改漢《擁離》為《復恆農》,言太祖攻復陝城,關 東震肅也。第六改漢《戰城南》為《克沙苑》,言太祖俘斬 齊十萬眾于沙苑,神武脫身至河,單舟走免也。第七 改漢《巫山高》為《戰河陰》,言太祖破神武于河上,斬其 將高敖曹、莫多婁貸文也。第八改《漢上陵》為《平漢東》, 言太祖命將平隨郡、安陸,俘馘萬計也。第九改《漢將 進酒》為《取巴蜀》,言太祖遣軍平定蜀地也。第十,改漢 《有所思》為《拔江陵》,言太祖命將禽蕭繹,平南土也。第 十一,改漢《芳樹》為《受魏禪》,言閔帝受終于魏,君臨萬 國也。第十二,改漢《上邪》為《宣重光》,言明帝入承大統, 載隆皇道也。第十三,改漢《君馬黃》為《哲皇出》,言高祖 以聖德繼天,天下向風也。第十四,改漢《稚子班》為《平 東夏》,言高祖親率六師破齊,禽齊主于青州,一舉而 定山東也。第十五改「古聖人出」為「禽明徹」,言陳將吳 明徹侵軼徐部,高祖遣將盡俘其眾也。宣帝晨出夜 還,恆陳鼓吹。嘗幸同州,自應門至赤岸,數十里間鼓 樂俱作。祈雨仲山還,令京城士女,于衢巷奏樂以迎 之。公私頓敝,以至于亡。

按《文獻通考》:後周鄭譯獻新樂,十二月各一笙,每笙 十六管。宣帝令與斛斯徵議。徵駁之曰:「六律十二管, 還相為宮。然一笙十六管,總一百九十二管,既無相 生之理,又無還宮之義,深恐鄭聲亂樂,未合古制,竊 謂不可。」帝納之,停譯所獻。其制今亡。

周樂章

員丘歌辭

降神奏昭夏

重陽禋祀大報天,丙午封壇肅且圜。孤竹之管雲和 弦,神光未下風肅然。王城七里通天臺,紫微斜照影 徘徊。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蹔轉鉤陳開。

皇帝將入門,奏《皇夏》:

旌迴外壝,蹕靜郊門。千乘按轡,萬騎雲屯。藉茅無咎, 掃地惟尊。揖讓展禮,衡璜節步。星漢就列,風雲相顧。 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俎入奏昭夏

日至大禮,豐犧上辰,牲牢修牧,繭栗毛純,俎豆斯立, 陶匏以陳。大報反命居陽,兆日,六變,鐘鼓三和琴瑟, 俎奇豆偶,惟誠惟質。

奠玉帛奏昭夏

員玉已奠,蒼幣斯陳。瑞形成象,璧氣含春。禮從「天數, 智總圓神。為祈為祀,至敬咸遵。」

皇帝升壇,奏《皇夏》:

七星是仰,八陛有憑。就陽之位,如日之升。思虔肅肅, 致敬繩繩。祝史陳信,元象斯格。惟類之典,惟靈之澤。 幽顯對揚,人神咫尺。

皇帝初獻,作《雲門》之舞:

獻以誠,鬱以清。山罍舉,沈齊傾。惟尚饗,洽皇情。降景 福,通神明。

皇帝初獻配帝,作《雲門》之舞:

長丘遠歷,大電遙源。弓藏高隴,鼎沒寒門。人生于祖, 物本于天。尊神配德,迄用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