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1 (1700-1725).djvu/126

此页尚未校对

舞。朝會則武弁,平巾幘,廣裦,金甲,豹文褲,烏皮靴,執 干戚,夾導皆同郊廟。凡初獻,作文舞之舞,亞獻、終「獻 作武舞之舞。太廟降神以文舞,每室酌獻,各用其廟 之舞。禘祫遷廟之主合食,則舞亦如之。」《燕樂》,高祖 即位,仍隋制,設九部樂、燕樂伎、樂工、舞人無變者。清 商伎者,隋清樂也。有編鐘、編磬、獨絃琴、擊琴瑟、秦琵 琶、臥箜篌、筑箏、節鼓皆一,笙、笛、簫、箎、方響、跋膝皆二, 歌二人,吹葉一人,舞者四人。并習巴渝舞。《西涼伎》有 編鐘、編磬皆一,彈箏、搊箏、臥箜篌、豎箜篌、琵琶、五絃 笙、簫、觱篥、小觱篥、笛、橫笛、腰鼓、齊鼓、檐鼓皆一,銅鈸 二,貝一。白舞一人,方舞四人。天竺伎有銅鼓、羯鼓、都 曇鼓、毛員鼓、觱篥、橫笛、鳳首箜篌、琵琶、五絃貝皆一, 銅鈸二,舞者二人。《高麗》伎有彈箏、搊箏、鳳首箜篌、臥 箜篌、豎箜篌。琵琶以蛇皮為槽,厚寸餘,有鱗甲,楸木 為面,象牙為捍撥,畫國王形。又有五絃義觜、笛、笙、葫 蘆笙、簫、小觱篥、桃皮觱篥、腰鼓、齊鼓、檐鼓、龜頭鼓、鐵 版貝、大觱篥、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轉如風。龜茲伎, 有彈箏、豎箜篌。琵琶、五絃橫笛、笙、簫、觱篥、答臘鼓、毛 員鼓、都曇鼓、侯提鼓、雞婁鼓、腰鼓、齊鼓、檐鼓、貝皆一, 銅鈸二,舞者四人。設五方師子,高丈餘,飾以方色,每 師子有十二人,畫衣,執紅拂,首加紅襪,謂之「師子郎。」 《安國》伎有豎箜篌、琵琶、五絃、橫笛、簫、觱篥、正鼓、和鼓、 銅鈸皆一,舞者二人。疏勒伎有豎箜篌、琵琶、五絃簫、 橫笛、觱篥、答臘鼓、羯鼓、侯提鼓、腰鼓、雞婁鼓皆一,舞 者二人。《康國》伎有正鼓、和鼓皆一,笛、銅鈸皆二,舞者 二人。工人之服皆從其國。又按《志》,元正冬至受朝 賀,設九部樂,則去樂縣,太樂令帥九部伎立於左右 延明門外。群臣初唱萬歲,太樂令即引九部伎聲作 而入。按《竇威傳》:威從兄子璡,武德中與太常少卿 祖孝孫受詔定雅樂,是正鐘律云。

按《舊唐書音樂志》:貞觀二年六月,祖孝孫奏陳、梁舊 樂,雜用吳楚之音,周、齊舊樂,多涉外國之伎。於是斟 酌南北,考以古音,作為大唐雅樂。以十二律各順其 月,旋相為宮。按《禮記》云:「大樂與天地同和」,故製十二 和之樂,合三十一曲,八十四調。祭圜丘,以黃鍾為宮, 方澤,以林鍾為宮,宗廟以太蔟為宮,五郊朝賀饗宴, 則隨月用律為宮。初,隋但用黃鍾一宮,唯扣七鐘,餘 五鐘虛懸而不扣。及孝孫建旋宮之法,皆遍扣鐘,無 復虛懸者矣。祭天神奏《豫和之樂》,地祗奏《順和》,宗廟 奏《永和》,天地、宗廟豋歌俱奏《肅和》,皇帝臨軒奏《太和》, 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舉及飲酒奏《休和》,皇帝受 朝奏《政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 禮會登歌奏《昭和》,郊廟俎入奏《雍和》,皇帝祭享酌酒、 讀祝文及飲福受胙奏《壽和》,五郊迎氣,各以月律而 奏其音。又郊廟祭享奏《化康》《凱安》之舞。《周禮》旋宮之 義,亡絕已久,時莫能知,一朝復古,自此始也。」及孝孫 卒後,協律郎張文收復採《三禮》,言孝孫雖創其端,至 於郊禋用樂,事未周備。詔文收與太常禮樂官更加 釐改。於是依《周禮》祭昊天上帝,以圜鐘為宮,黃鐘為 角,太簇為徵,姑洗為羽,奏《豫和》之舞。若封泰山,同用 此樂。若地祇方丘,以函鐘為宮,太簇為角,姑洗為徵, 南呂為羽,奏《順和》之舞。禪梁甫,同用此樂。祫禘宗廟, 以黃鍾為宮,大呂為角,太簇為徵,應鐘為羽,奏《永和》 之舞。五郊日月星辰及類於上帝,黃鐘為宮,奏《豫和》 之曲。大蜡、大報,以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等 調,奏《豫和》《順和》《永和》之曲。明堂雩,以黃鍾為宮,奏《豫 和》之曲。神州、社稷、籍田,宜以太簇為宮,雨師以姑洗 為宮,山川以蕤賓為宮,並奏《順和》之曲。享先妣,以夷 則為宮,奏《永和》之舞。大饗燕,奏姑洗、蕤賓二調。皇帝 郊廟食舉,以月律為宮,並奏《休和》之曲。皇帝郊廟出 入,奏《太和之樂》。臨軒出入,奏《舒和》之樂,並以姑洗為 宮。皇帝大射,姑洗為宮。奏《騶虞》之曲。皇太子奏《貍首》 之曲。皇太子軒懸,姑洗為宮。奏《永和》之曲。凡奏黃鍾, 歌大呂,奏太簇,歌應鍾,奏姑洗,歌南呂,奏蕤賓,歌林 鍾,奏夷則,歌中呂,奏無射,「歌夾鍾、黃鍾、蕤賓為宮,其 樂九變;大呂、林鍾為宮,其樂八變;太簇、夷則為宮,其 樂七變;夾鍾、南呂為宮,其樂六變;姑洗、無射為宮,其 樂五變;中呂、應鍾為宮,其樂四變。天子十二鐘,上公 九,侯伯七,子男五,卿六,大夫四,士三。及成,奏之,太宗 稱善,於是加級頒賜各有差。」又按《志》:高祖登極之 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其後分為立、坐二部。 今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 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凡八部。安樂者,後周武帝平齊 所作也。行列方正,象城郭,周世謂之城舞。舞者八十 人,刻木為面,狗喙獸耳,以金飾之,垂線為髮,畫猰皮 帽,舞蹈姿制,猶作羌胡狀。《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 舞。」師子鷙獸,出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為之,人 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 之狀。五師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以 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象。

按《實錄》,「武德元年十一月己酉,降薛仁杲,帝大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