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2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十四卷目錄

 樂律總部彙考十四

  後梁太祖開平三則

  後唐莊宗同光一則 明宗天成二則 長興一則 廢帝清泰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三則 出帝開運一則

  後漢高祖一則 隱帝乾祐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四則

  遼總一則 太宗大同一則 聖宗統和一則 太平一則 興宗重熙一則 道宗太康

  一則 天祚帝天慶一則

樂律典第十四卷

樂律總部彙考十四

後梁

太祖開平元年始建宗廟有登歌酌獻之舞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梁太祖 開平元年,既受唐禪,始建宗廟,凡四室,每室有登歌 酌獻之舞,肅宗宣元皇帝室曰《來儀之舞》,烈祖文穆 皇帝室曰《昭德之舞》。」

按,《文獻通考》:「梁太祖開平初,造《崇德之舞》以祀昊天, 《開平之舞》以享宗廟。然廟有四室,室為一舞,一室曰 《大合之舞》,二室曰《象功之舞》,三室曰《來儀之舞》,四室 曰《昭德之舞》。」

開平二年,有司進撰《郊廟樂舞》。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二年正 月,太祖將議郊禋,有司撰進樂名、舞名,樂曰《慶和之 樂》,舞曰《崇德之舞》。皇帝行奏《慶順之曲》,奠玉幣,登歌 奏《慶平之曲》,迎俎奏《慶肅之曲》,酌獻,奏《慶熙之曲》,飲 福酒奏《慶隆之曲》,送文舞、迎武舞奏《慶融之曲》,亞獻 終獻奏《慶休之曲》,太廟迎神舞《開平之舞》。」

開平四年,始用樂。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樂。」

自「唐末之亂禮樂亡,至此始用樂。」故書。

後唐

莊宗同光二年太常進郊廟登歌樂章洎舞名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莊宗同 光二年正月,將有事於南郊。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 僕射、行太常卿、充南郊禮儀使李燕進太廟登歌樂 章洎舞名其懿祖昭烈皇帝室登歌、酌獻曰《昭德之 舞》,獻祖文皇帝室登歌、酌獻曰《文明之舞》,太祖武皇 帝室登歌、酌獻曰《應天之舞》,昭宗皇帝室登歌、酌獻 曰『《永平》之舞』。」從之。

按《文獻通考》:「後唐樂舞無所更造,獨宗廟四室別立 舞名,懿宗用《昭德》之舞」云云。 又後唐莊宗起於朔 野,所好不過胡部鄭聲,先王雅樂,殆將掃地。

明宗天成元年莊宗廟樂奏武成之舞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明宗天 成元年八月,太常定莊宗廟酌獻,奏舞《武成之舞》。 天成四年,詔改《霓裳曲》為《雲裳曲》。」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四年二 月詔樂章有霓裳曲。名。與德祖孝成皇帝廟諱同。改 為雲裳曲。」

長興三年製長興樂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興三 年九月壬辰。宴群臣於長春殿。教坊進新曲。是日奏 畢。賜名曰《長興樂》。」

廢帝清泰元年太常奏明宗廟用雍熙之舞

按《五代史唐廢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清泰元 年五月,太常卿盧文紀言,「明宗皇帝祔廟,其一室酌 獻舞曲歌辭,臣請名《雍熙之舞》,從之。」

後晉

高祖天福四年禮官奏正旦王公上壽等樂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四 年十二月庚戌,禮官奏:「正旦王公上壽,皇帝舉酒,奏 《元同之樂》,再飲、三飲,並奏《文同之樂》,三飲訖,群臣再 拜,樂奏《大同》蕤賓之鐘,左右皆應。」

按《文獻通考》:後晉高祖天福四年,始詔定朝會樂章, 二舞、鼓吹十二案。太常禮院奏,「正旦王公上壽,皇帝 舉酒,奏《元同》之樂。飲訖,殿中監受虛爵,群臣就坐,再 拜受酒,皇帝三飲,皆奏《文同》之樂。上舉食,文舞奏《昭 德之舞》,武舞奏《成功》之舞。三飲訖,虛爵復於坫。侍中 奏禮畢,群臣再拜,奏《大同》蕤賓之鐘,皇帝降坐,百僚」 旅退。

天福五年冬至,始用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