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2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於圜丘。是以整八佾之羽旄,考四廂之金石,俾其合 敘,靡至奪倫。臣謬以菲才,暫司樂職。周朝用六代之 舞,粗識旨歸;秦帝改五行之歌,頗詳沿革。今宮懸一 部,歷代雅音,其登歌象舞之詩,孝享嚴禋之用,調須 合度,奏亦有倫。近日改更,率違根本,「徒呈章句之學, 安論制作之繇。臣謹按舊章,發揮新意,不改旋宮之 義,別為雅樂之名,冀自我朝,以為定制。」又議改二舞 名曰:「昔周公相成王,制禮,殿庭遍奏六代舞,所謂《雲 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也。周室既衰,王綱不振, 諸樂漸廢,惟《大韶》《大武》二曲存焉。秦、漢以來,名為二 舞,文舞《韶》也,武舞《武》也」,漢時改為《文始》《五行》之舞,歷 代因而不改。貞觀作樂之時,祖孝孫改隋文舞為《治 康之舞》,武舞為《凱安之舞》。貞觀中,有《秦王破陣樂》《功 成慶善樂》二舞,樂府又用為二舞,是舞有四焉。前朝 行用年深,不可遽廢,俟國家偃息靈臺,即別召工師, 更其節奏。今且改其名,具書如右。祖孝孫所定二舞, 曰《治康之舞》,請改為《治安之舞》;武舞曰《凱安之舞》,請 改為《振德之舞》。貞觀中二舞名文舞《功成慶善樂》,前 朝名為《九功舞》,請改為《觀象》之舞;武舞《秦王破陣樂》, 前朝名為《七德舞》,請改為《講功》之舞。其《治安》《振德》二 舞,請依舊郊廟行用,以文舞降神,武舞送神,其《觀象》 《講功》二舞,講依舊宴會行用,請改《十二和樂》。昔周朝 奏六代之樂,即今二舞之類是也。其賓祭嘗用,別有 九夏之樂,即《肆夏》《皇夏》等名是也。梁武帝善音樂,改 《九夏》為《十二雅》,前朝祖孝孫改雅為和,示不相沿也。 臣今改為成,取韶樂九成之義。十二成樂曲名。祭天 神奏《豫和之樂》,請改為《禋成之樂》。祭地祗奏《順和》,請 改為《順成》。祭宗廟奏《永和》,請改為《裕成》。祭天地宗廟 登歌奏《肅和》,請改為《肅成》。皇帝臨軒奏《太和》,請改為 《政成》。王公出入奏《舒和》,請改為《弼成》。皇帝食舉及飲 宴奏《休和》,請改為《德成》。皇帝受朝皇后入宮奏《正和》, 請改為《扆成》。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成和》,請改為《裔成》。 元日冬至皇帝禮會登歌奏《昭和》,請改為《慶成》。郊廟 俎入奏《雍和》,請改為「《騂成》皇帝祭享酌獻讀祝文及 飲福受胙奏《壽和》,請改為《壽成》祖孝孫原定十二和 曲,開元朝又奏《三和》,遂有十五和之名。凡制作禮法, 動依典故。梁置《十二雅》,蓋取十二天之成數,契八音 十二律之變軌,益以三和,有乖稽古。又緣祠祭所用, 不可盡去,臣取其一焉。祭孔宣父齊太公廟降神奏 「《宣和》,請改《師雅之樂》」;三公升殿會訖下階履行奏《裓 和》,請廢,同用《弼成》。享先農耕籍田奏《豐和》,請廢,同用 《順成》。

隱帝乾祐元年張昭上高祖廟奠獻舞曲名

按《五代史漢隱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乾祐元 年七月,禮儀使張昭上高祖廟奠獻舞曲名并歌調 表曰:「臣聞《書》稱舜禹之歌,詩載商周之頌。蓋示清廟 貽謀之本,表元王創業之難,固宜播在謳謠,被之絃 管,永煥斷鼇之跡,式彰伐鼓之勤。伏惟高祖睿文聖 武昭肅孝皇帝龍躍唐郊,龜謀代邸,應黃星而恢帝 緒」,彌青犢以正乾綱。爰在出潛,備經歷試。逐陰山之 醜類,令振北門;持分陝之權衡,化流南國。大勳允集, 駿命攸歸,按稷嗣之舊儀,遵未央之故事,祗見天地, 朝拜寢園。誓帶礪以賞功臣,儼環璫而酬佐命。比昭 烈之雄玉壘,寄奴之王金陵。瞻彼一隅,寧光二祖。湛 湛清雒,峨㷍德陽,上林之仆柳重芳,南頓之嘉禾再 茂。洪惟聖考,無忝神宗。黎民方慶其削平,仙馭奄辭 於顧復。今則蛩開畢陌,龍去鼎湖。九虞之尸祝虛陳, 三后之衣冠已祔。崇牙設虡,萬舞盈庭。睹總千山立 之人,如觀牧野;聽夏籥序興之韶,似宴橫汾。象功之 舞雖陳,詠德之歌仍缺。昔秦王破陣,周帝降成,而猶 寫在宮商,形於綴兆。聖作物睹,夫何讓焉。臣載考聲 詩,恭詳典禮。《書》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高祖皇帝廟 室奠獻舞曲,請以《觀德》為名。

後周

太祖廣順元年五月丙子邊蔚上太廟四室舞詞七月復請更定舞名并改十二成為十二順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周太祖 廣順元年五月,太常卿邊蔚上太廟四室奠獻舞詞 表曰:「臣聞禮莫尊於明祀,孝莫重於奉先。歷觀哲王, 必嚴清廟,所以二簋可用,陳於羲《易》之中;百世不遷, 著在周詩之內。既修祀典,爰奏樂章。惉懘之音,不可 以致來格;蹁躚之貌,不可以達至誠。是宜詳按舊規, 發揚新號,庶正動容之列,永符觀德之文。自西漢之 初,詔叔孫通重定禮樂,始有廟樂及降神、納俎、豋歌、 薦祼等曲。迨至唐朝,降神用文舞,送神用武舞,其餘 即奏《十二和之樂》,每室酌獻一曲,別立舞名。降及前 朝,亦循此制。今者將新郊廟,嚴配祖宗,合更率舞之 名,仰詠累功之盛。恭惟信祖睿和皇帝天輔其德,岳 降其神。源發崑丘,九曲遐通於溟渤;日騰暘谷,四方 咸仰於貞明。大志克伸,嘉猷永播。肇屬登三之運,爰 尊得一之名。烝嘗既達於孝誠,綴兆難從於舊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