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2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為曲,皆齊聲唱,各以兩手十指齊開齊斂,為赴節之 狀,一低一昂,未嘗不相對,有類中國柘枝舞也。」

順宗永貞元年憲宗即位九月罷教坊樂工十月定德宗廟樂

按《唐書憲宗本紀》:「永貞元年八月乙巳即位,九月己 巳,罷教坊樂工正員官。」

按《舊唐書音樂志》:「元年十月,德宗廟樂請奏《文明之 舞》。」

憲宗元和元年順宗廟樂奏大順之舞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音樂志》云云。 按《冊府元龜》。「元和元年。有司奏。順宗初室。奏《大順》之 舞。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叚文昌撰樂章。 元和八年。詔太常復用大鼓。又宣武軍節度韓弘進 《聖朝萬歲》等樂曲。」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本紀》,八年九月, 「太常習樂。始復用大鼓。」

按《冊府元龜》:「先是,德宗自興元以還,關輔有李懷光、 吐蕃之虞,而又都中屢驚。初令習樂者去大鼓,及是, 太子少傅判太常卿鄭餘慶奏復之。」 又:「是月,宣武 軍節度韓弘進新撰《聖朝萬歲樂》等曲譜三百首。 元和十三年大合樂,以宴群臣。」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本紀》。十三年二 月乙亥。御麟德殿。宴群臣。大合樂。凡三日而罷。 元和十五年。穆宗即位。定憲宗廟樂。并詔叚文昌進 撰樂章。

按《唐書穆宗本紀》:「十五年正月,即帝位,二月丁丑,幸 丹鳳門,觀俳優;丁亥,幸左神策軍,觀角觝倡優。九月 辛丑,觀角觝於魚藻宮,用樂。」

按《舊唐書音樂志》:「元和十五年,憲宗廟樂請奏《象德》 之舞。」

按《冊府元龜》,「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四月,禮 儀使奏憲宗皇帝廟樂舞號。臣得樂官閻叔逸狀,六 月祔廟,用當月均調林鍾宮。臣聞樂以表功,舞以象 德,皇王大政,廣被無窮。」伏以憲宗皇帝道邁前古,業 崇丕搆,憂勤庶績,夙夜惟寅。振揚武烈,誅謀定命,戡 剪不乂,廓清寰中。功格上元,德侔厚載。綴八佾以成 「象,昭萬祀之徽音。憲宗皇帝廟樂,請用《象德》之舞。謹 按《律曆志》曰:黃鐘、太簇、林鐘,謂之三正律,皆音之君 也。今祔饗始於六月辛未,聲應林鐘之宮。」制可。中書 侍郎、平章事叚文昌進撰樂章。

穆宗長慶元年觀樂于麟德殿及神策諸軍雜伎

按《唐書穆宗本紀》:長慶元年二月「乙亥,觀樂于麟德 殿。丙子,觀神策諸軍雜伎。」

長慶四年。敬宗即位。有司請穆宗室奏和寧之舞 按《唐書敬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本紀》。長慶四年 正月癸酉即位。二月丁未。賜教坊樂官綾絹三千五 百匹。己酉。大合樂於中和殿。極歡而罷。

按《冊府元龜》:「四年正月,有司奏,穆宗室奏《和寧》之舞。 中書侍郎平章事牛僧孺奉敕撰奏樂章。」

敬宗寶曆二年文宗即位省教坊樂工并詔撰樂章按唐書文宗本紀寶曆二年十二月乙巳即帝位庚申省教坊樂工

按《冊府元龜》,「文宗以寶曆二年即位,有司奏敬宗廟, 奏《大鈞》之舞,中書侍郎平章事韋處厚撰樂章。」

文宗太和三年三月罷教坊樂工八月太常請奏凱樂九月太常獻雲韶樂

按《唐書文宗本紀》:太和三年三月,罷教坊日直樂工。 按《舊唐書音樂志》:太和三年八月,太常禮院奏:「『謹按 《凱樂》,鼓吹之歌曲也。《周官大司樂》:『王師大獻,則奏凱 樂』。註云:『獻功之樂也』。又大司馬之班師,有功,則凱樂 獻於社』。注云:『兵樂曰凱』。《司馬法》曰:『得意則凱樂,所以 示喜也』。《左氏傳》載晉文公勝楚,振旅凱入。」魏晉已來, 鼓吹曲章,多述當時戰功,是則歷代獻捷,必有凱歌。 太宗平東都,破宋金剛,其後蘇定方執賀魯,李勣平 高麗,皆備軍容,凱歌入京師。謹檢貞觀、《顯慶》《開元禮 書》,並無儀注。今參酌古今,備其陳設,及奏歌曲之儀 如後。凡命將征討,有大功獻俘馘者,其日備神策兵 衛於東門外,如獻俘常儀。其凱樂用鐃吹二部,笛、觱、 篥、簫、笳、鐃、鼓,每色二人,歌工二十四人。樂工等乘馬 執樂器,次第陳列,如鹵簿之式。鼓吹令前導,分行於 兵馬俘馘之前。將入都門,鼓吹振作,迭奏《破陣樂》等 四曲。《破陣樂》《應聖期》兩曲,太常舊有《辭賀朝歡》《君臣 同慶樂》,今撰補之。《破陣樂》,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 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應聖期。「聖德期昌運,雍熙 萬㝢清。乾坤資化育,海岳共休明。闢土忻耕稼,銷戈 遂偃兵。殊方歌帝澤,執贄賀昇平,賀朝歡。四海皇風 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君臣同慶 樂。主聖開昌曆,臣忠奏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 秋。」候行至大社及廟門,工人等下馬陳列門外,候告 獻禮畢,復導引奏曲如儀。至皇帝所御樓前,兵仗旌 門外二十步,樂工皆下馬,徐行前進。兵部尚書介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