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3 (1700-1725).djvu/115

此页尚未校对

凡大祀中祀、俱用《中和韶樂》。舞用八。佾用文舞生六十四人。武舞生六十四人。惟

文廟。舞用六佾、止用文舞生三十六人。自

三皇廟以下、俱教坊司鼓樂承應。本寺預期行文

撥取:詳載《禮部》。

凡樂四等:有九奏,有八奏,有七奏,有六奏。所奏樂器:金鐘十六,玉磬十六,琴十,瑟四,簫十,笛十,箎六,排簫二,塤二,笙十,大鼓一,搏拊鼓二,柷一,敔一,木笏十,干戚六十四,羽籥六十四,麾旛一,旌節四舞皆八佾用文舞生六十四人,武舞生六十四人,惟

文廟。舞六佾。止用文舞生三十六人。其

先農壇

三皇廟

真武廟

東嶽廟

城隍廟

火神廟

關帝廟、俱教坊司鼓樂承應

凡樂舞生服色

圜丘、用天青銷金花服祈穀壇同

方澤。用黑色銷金花服。

朝日壇、用紅色銷金花服

夕月壇、用月白色銷金花服

文廟用紅色補服。餘俱用紅色銷金花服、綠綢帶

裹金銅頂。《武生》頂有三叉。

教坊司承應

朝會宴享、祭祀等禮,各有《承應》樂舞。以教坊司隸。

祠祭司。故具列焉。額設奉鑾一員、左右韶舞二員、左右司樂二員、協同官十五員、俳長二十名、色長十七名、歌工樂工九十八名

中和韶樂

御用監造。舊例設

太和殿內今設

丹陛上

東班,領樂官二員:歌工一名,樂工十四名。麾一,柷一,應鼓一,金鐘十六,琴二,瑟一,笙二,簫一,笛一,塤一,箎一,排簫一,搏拊一。

西班領樂官二員,歌工一名,樂工十四名。玉磬十六,琴二,瑟一,笙二,簫一,笛一,塤一,箎一,排簫一,搏拊一,敔一。

丹陛大樂、兵仗局造。舊例設

太和殿丹陛上今設

太和門北簷下

東班領樂官三員,西班領樂官三員,執杆看節次。俳長四名,歌工二名,樂工二十八名。大鼓二,方響二,笙四,管四,笛四,雲鑼二,拍板一,杖鼓一。凡元旦節。

皇上陞殿。中和韶樂作。奏《元平之章》。諸王百官宣

表慶賀行禮丹陛大樂作。奏《慶平之章》

上還宮。《中和韶》樂作。奏《和平》之章。是日進

表用導迎樂、領樂官二員。樂工十二名

上祭堂子、用導迎大樂一撥領樂官六員、唱奏樂俳

長一名,樂工二十四名,奏《祐平之章》:

中午大宴

上陞殿,《中和韶》樂作,奏《元平之章》

上進果丹陛。大樂作奏《喜得功名》。

上進酒。丹陛大樂作。奏《朝天子》。

上進饌。中和清樂作。奏《金殿喜重重》。諸王百官謝 恩宴。行禮。丹陛大樂作。奏《慶平之章》。

上還宮,《中和韶》樂作。奏《和平之章》:

《萬壽節》:

皇上陞殿。中和韶樂作。奏《乾平之章》。諸王百官排班。

跪候宣

表行慶賀禮。丹陛大樂作。奏《慶平之章》

上還宮,《中和韶》樂作,奏《泰平之章》

中午大宴

上陞殿,《中和韶》樂作。奏《乾平之章》。進果進酒、丹陛大

樂作。進饌。《中和清樂》作。俱與元旦同。諸王百官謝。

恩宴行禮、丹陛大樂作。奏《慶平之章》

上還宮,《中和韶》樂作,奏《泰平之章》

凡冬至節

皇上大祀、

《天》《於》

圜丘。用導迎大樂二撥。領樂官十二員、唱奏樂俳長一

名。歌工四名、樂工五十二名。奏《祐平》之章 。次日諸王百官進

表行慶賀禮

上陞殿。《中和韶》樂作。奏《遂平》之章。諸王百官排班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