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3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鉦二,相鼓二,雅鼓二。有司攝祭。宮懸二十虡,編鐘四,

編磬四,辰鐘十二,建鼓四,路鼓四,路鞀二,晉鼓一,巢 笙、竽、笙、簫、塤、箎、笛各八,一弦琴三,三弦、五弦、七弦、九 弦琴各六,瑟八,柷、敔各」一,麾一。登歌及二舞、引舞,所 執與親祠同。 皇帝受冊寶前期,大樂令與協律郎 設樂縣於殿廷,又設舉麾位二,一於殿西階,一於樂 縣西北,又設登歌樂架於殿上。至日,侍中奏《外辦》宮 縣樂作,皇帝乃出即坐,樂止。奉寶入門,樂作,置褥位 上,樂止。初引時,宮懸樂作,至位立定,樂止。寶初行,樂 作,至御前置訖,樂止。皇帝受寶訖,樂作。侍中奏「稱賀」, 樂止。皇太子升殿,登歌樂作,復位,樂止。侍中奏禮畢, 宮懸樂作,皇帝還幕次,樂止。 御樓宣赦。前期大樂 署設宮懸於樓下,又設鼓一於宮懸之左。至日金雞 初立,大樂署擊鼓,立訖,鼓止。侍中奏外辦,大樂令撞 黃鐘之鐘,右五鐘皆應,《昌寧之樂》作,皇帝乃出。宣讀 訖,百官舞蹈。禮畢,大樂令撞蕤賓之鐘,左五鐘皆應, 《昌寧之樂》作,皇帝降座,樂止。凡皇帝出入升降及分 班合班,皆樂作,坐立定乃止。其冊命中宮、皇太子、太 孫受外國使賀、宴外國使,皆用宮縣 散樂。元日聖 誕稱賀曲,宴外國使,則教坊奏之,其樂器曲名不傳。

《鼓吹樂》,馬上樂也。天子鼓吹、橫吹,各有前後部部。

又各分二節:金初用遼故物,其後雜用宋儀。海陵遷 燕及大定十一年鹵簿,皆分鼓吹為四節,其他行幸, 惟用兩部而已。

前部第一: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    ,金鉦十二,大鼓百二十   ,長鳴百二十。

鐃鼓一十二   ,歌二十四。

拱辰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大橫吹》一百二十。

《前部》第二。

節鼓二     ,笛二十四,

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鼓十二    ,金鉦十二,小鼓百二十   ,中鳴百二十。

羽葆鼓十二   ,歌二十四:

拱辰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後部》第一:

鼓吹丞二人

掆鼓三     ,金鉦三,《羽葆》鼓十二   ,歌二十四。

拱辰管二十四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節鼓二。

鐃鼓十二    ,歌十六,

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小橫吹百二十

《後部》第二。

笛二十四    。《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 二十四。

大定十二年,定宗廟《樂章儀注》。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樂志》:「十二年制,祫禘時 享,有司攝事。初獻盥洗,奏無射宮《肅寧之曲》,升階、登 歌,奏夾鐘宮《嘉寧之曲》。餘並與親享同。其別廟昭德 皇后、宣孝太子所用,並載儀注樂章。」舊制,太廟、皇考 廟樂工各三十九人。

大定十三年,御睿思殿,命歌女直詞。

按《金史世宗本紀》:十三年四月,上御睿思殿,命歌者 歌女直詞,顧謂皇太子及諸王曰:「朕思先朝所行之 事,未嘗暫忘,故時聽此詞,亦欲令汝輩知女直醇質 之風。至於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

大定十四年,始定樂名曰《太和》。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樂志傳》曰:「王者功成作 樂,治定制禮。豈二帝三王之彌文哉!」蓋有天下者,將 一軌度、正民俗,合人神、和上下,舍禮樂何以焉?金初 得宋,始有金石之樂,然而未盡美也。及大定、明昌之 際,日修月輯,粲然大備。其隸太常者,即郊廟祀享大 宴大朝會宮縣二舞是也。隸教坊者,則有鐃歌鼓吹, 天子行幸鹵簿導引之樂也。有散樂,有《渤海樂》,有本 國舊音。世宗嘗寫其意度為雅曲,史錄其一,其俚者 弗載云。 雅樂,凡大祀、中祀,天子受冊寶、御樓肆赦, 受外國使賀則用之。初,太宗取汴,得宋之儀章鐘磬 樂虡,挈之以歸。皇統元年,熙宗加尊號,始就用宋樂。 有司以鐘磬刻「晟」字者,犯太宗諱,皆以黃紙封之。大 定十四年,太常始議:「歷代之樂,各自為名,今郊廟社 稷所用宋樂器犯廟諱,宜皆刮去,更為製名。」於是,命 禮部、學士院、太常寺撰名,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 義,名之曰太和。文、武二舞。皇統年間,定文舞曰《仁豐 道洽之舞》,武舞曰《功成治定之舞》。《貞元儀》又改文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