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4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滌,反其邪惡也;禮所以防淫佚,節其侈靡也。故《孝經》 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子曰:「樂 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族長鄉 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 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所以崇和順,比物 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 也」,是先王立樂之意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 焉;執干戚,習俯仰屈信,容貌得齊焉;行其綴兆,要其 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中 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焉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 飾喜也;軍旅鈇鉞,所以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 其齊焉。喜則天下和之,怒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 禮樂可謂盛矣。聞《角》聲,莫不惻隱而慈者;聞徵聲,莫 不喜養好施者;聞商聲,莫不剛斷而立事者;聞羽聲, 莫不深思而遠慮者;聞《宮》聲,莫不溫潤而寬和者也。 禮所以揖讓何?所以尊人,自損也,不爭,《論語》曰:揖讓 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故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 忠。謙謙君子,利涉大川,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屈己敬 人,君子之心。故孔子曰:「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夫 禮者,陰陽之際也,百事之會也。所以尊天地,儐鬼神, 序上下,正人道也。樂所以必歌者何?夫歌者,口言之 也,中心喜樂,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故《尚書》 曰:「前歌後舞,假於上下。」禮貴忠何?禮者,盛不足,節有 餘,使豐年不奢,凶年不儉,富貴不相懸也。樂尚雅,雅 者,古正也,所以遠鄭聲也。孔子曰:「鄭聲淫何?」鄭國土 地、民人、山居谷浴,男女錯雜為鄭聲,以相悅懌,故邪 僻聲皆淫色之聲也。太平乃制禮作樂何?夫禮樂所 以防奢淫,天下人民饑寒,何樂之乎?功成作樂,治定 制禮。樂言作禮,言制何?樂者陽也,陽倡始故言作;禮 者,陰也,陰制度於陽,故言制樂象陽,禮法陰也。王者 始起,何用正民?以為且用先王之禮樂,天下太平,乃 更制作焉。《書》曰:「肇修」稱殷,《禮記》新邑此言太平,去殷 禮。《春秋傳》曰:「昌何為不修乎近而修乎遠?」同己也,可 因先以太平也;必復更制者,示不襲也。又天下樂之 者,樂者所以象德,表功殊名。《禮記》曰:「黃帝樂曰《咸池》, 顓頊樂曰《六莖》,帝嚳樂曰《五英》,堯樂曰《大章》,舜樂曰 《簫韶》,禹樂曰《大夏》,湯樂曰《大濩》,周樂曰《大武》,象周公 之樂曰《酌合》曰《大武》。黃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 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載,咸蒙德施也。「顓頊曰 《六莖》」者,言和律曆以調陰陽。莖者,著萬物也。「帝嚳曰 五英」者,言能調和五聲,以養萬物,調其英華也。「堯曰 《大章》」,大明天地人之道也。「舜曰《簫韶》」者,舜能繼堯之 道也。「禹曰《大夏》」者,言禹能順二聖之道而行之,故曰 《大夏》也。「湯曰《大濩》」者,言湯承堯,能護民之急也。「周公 曰酌」,合者,言周公輔成王,能斟酌文、《武》之道而成之 也。「武王曰象」者,象太平而作樂,示已太平也。合曰:《大 武》者,天下始樂。周之征伐行武,故詩人歌之。「王赫斯 怒,爰整其旅。」當此之時,天下樂文王之怒,以定天下, 故樂其武也。周室中制,象湯樂何?殷紂為惡日久,其 惡最甚。斮涉刳胎,殘賊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後舞,剋 殷之後,民人大喜。故中作所以節喜盛。天子八佾,諸 侯四佾,所以別尊卑。樂者陽也,故以陰數法八風六 律四時也。八風六律者,天氣也,助天地成萬物者也, 亦猶樂所以順氣,變化萬民,成其性命也。故《春秋公 羊傳》曰:「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詩》曰:「大夫士 琴瑟御。」八佾者,何謂也?佾者,列也。以八人為行,列八 八六十四人也。諸公六六為行,諸侯四四為行。諸公 謂三公、二王、後、大夫,土北面之臣,非專事子民者也, 故但琴瑟而已。王者有六樂者。自此至明有制典句恐古本多缺訛或先 後有錯貴公,美德也。所以作供養,謂傾先王之樂,明有 法,示亡其本與己;所以自作樂,明作己也。樂所以作 四裔之樂何?德廣及之也。《易》曰:「先王以作樂崇德,殷 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詩》云:「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樂元 語》曰:「受命而六樂」,樂先王之樂,明有法也。與其所自 作,明有制,典四裔之樂,明德廣及之也。歌者在堂上, 舞在堂下何?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上德而下功。 《郊特牲》曰:「歌者在上。」《論語》曰:「季氏八佾舞於庭。」《書》,下 管𩊠鼓笙鏞以間。降神之樂在上何?為鬼神舉?故《書》 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何以用鳴球 搏拊者何?鬼神清虛,貴淨賤鏗鏘也。故《尚書大傳》曰: 「搏拊鼓振,以秉琴瑟,練絲徽絃。」鳴者,貴玉聲也。王者 食所以有樂何?樂食天下之太平,富積之饒也。明天 子至尊,非功不食,非德不飽。故《傳》曰:「天子食時舉樂。」 王者所以四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時之功也。 四方不平,四時不順,有徹樂之法焉,所以鳴至尊,著 法戒也。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陽之始也; 晝食,太陽之始也;晡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 也。《論語》曰:「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諸 侯三飯,卿大夫再飯」,尊卑之差也。弟子職暮食士偃, 禮士也。食力無數,庶人職在耕桑,戮力勞役,饑即食, 飽即作,故無數。禮樂者,何謂也?禮之為言禮也,可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