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4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四十卷目錄

 樂律總部藝文一

  樂論          後漢黃憲

  樂志序           晉書

  聲無哀樂論         嵇康

  樂論            阮籍

  樂志序           魏書

  賀新樂表        北周庾信

  音樂志序          隋書

樂律典第四十卷

樂律總部藝文一

《樂論》
後漢·黃憲

魯王享徵君于南宮,陳六佾之舞。魯王問曰:「今日之 宴,得無欣乎?」徵君謝曰:「可以娛臣之耳矣。」徵君乃命 樂工舞于階,其儀蹌蹌,其羽揚揚。魯君曰:「《韶》舞何加 焉。」徵君謝曰:「可以娛臣之目矣。夫樂至于娛心而後 和,和而後化,干羽格苗,鳳凰儀《韶》,淫魚聽瑟,孟嘗泣 琴,豈耳目所能感哉?今王以耳目之樂為心娛,臣是 以不敢隱也。」魯王曰:「敢問娛心之樂?」徵君避席而對 曰:「駿哉,王之問也!夫王人者,營政三年而作禮,積德 十年而作樂。樂也者,禮之極也,形于舞蹈而合乎性, 和于上下而合乎治,雍容而合乎德,無言而合乎化, 使歌者忘其聲,舞者忘其態,觀者忘其揖讓,和而不 淫,怡而不縱,故禮極而樂隆。是故郊社之樂,所以和 神祇也;宗廟之樂,所以和昭穆也;宴饗之樂,所以和 諸侯而洽賓旅也。和之以心,暢之以八音,如春陽之 鼓萌糵,時雨之沐萬物,此之謂娛心之樂。」魯王曰:「善。」

《樂志序》
晉·書

夫性靈之表,不知所以發於詠歌;感動之端,不知所 以關於手足。生於心者謂之道,成於形者謂之用。譬 諸天地,其猶影響,百獸率舞,而況於人乎!美其和平, 而哀其喪亂,以茲援律,乃播其聲焉。農瑟羲琴,倕鐘 和磬,達靈成性,象物昭功。由此言之,其來自遠。殷氏 不綱,遺風餘孽,淫奏既興,雅章奔散,《英莖》之制,蓋已 微矣。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周始二南,風兼六 代。昔黃帝作《雲門》,堯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 作《大濩》,周作《大武》,所謂因前王之禮,設俯仰之容,和 順積中,英華發外。書稱命夔典樂,教胄子,則《周官》所 謂奏大呂,歌黃鐘,天貺來下,人祇動色,抑揚周監,以 弘雅音。及褒艷興災,平王逢亂,禮廢親疏,樂沈河海。 是以延陵季子聞歌《小雅》曰:「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 王之遺風焉。而列壤稱孤,各興吟詠,魏文侯聆古樂 而恐臥,晉平公聽新聲而忘食。先王之道,漸以陵夷, 八方殊風,九州異則,秦氏并吞,遂專刑憲。至於絃歌 詩頌,干戚旄羽,投諸煙火,掃地無遺。漢祖提劍寰中, 削平天下,文匪躬於德化,武有心於制作,太后擯儒 家之道,大臣排賈氏之言,搢紳先生所以長歎,而子 政、仲舒猶不能已也。炎漢中興,明皇帝即位,表圭景 而陳清廟,樹槐陰而疏璧流。祀光武於明堂,以配上 帝;召桓榮於太學,袒而割牲。濟濟焉,皇皇焉,有足觀 者。自斯厥後,禮樂彌殷。永平三年,官之司樂,改名大 予,式揚典禮,旁求圖讖,道鄰《雅》《頌》,事邇《中和》。其有五 方之樂者,則所謂「大樂九變」,天神可得而禮也。其有 宗廟之樂者,則所謂「肅雍和鳴,先祖是聽」者也。其有 社稷之樂者,則所謂「琴瑟擊鼓,以迓田祖」者也。其有 《辟雍》之樂者,則所謂「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者也。其有 《黃門》之樂者,則所謂「宴樂群臣,蹲蹲舞我」者也。其有 短簫之樂者,則所謂「王師大捷,令軍中凱歌」者也。魏 武挾天子而令諸侯,思一戎而匡九服,時逢吞滅,憲 章咸盪。及削平劉表,始獲杜夔,揚鼙、摠干,式遵前記。 三祖紛綸,咸工篇什,聲歌雖有損益,愛翫在乎雕章。 是以王粲等各造新詩,抽其藻思,吟詠神靈,贊揚來 饗。武皇帝採漢、魏之遺範,覽景文之垂則,鼎鼐維新, 前音不改。泰始九年,光祿大夫荀勗始作古尺,以調 聲韻,仍以張華等所制高文,陳諸下管。永嘉之亂,伶 官既減,曲臺宣榭,咸變污萊。雖復象舞歌工,自胡歸 晉,至於「狐竹之管,雲和之瑟,空桑之琴,泗濱之磬」,其 能備者,百不一焉。

《聲無哀樂論》
嵇康

有秦客問於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 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 哀思之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絃也。又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