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4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三禮》義宗,周公制禮,用六代之樂,四時祭祀,分而用 之。祭之尊卑,凡有六等,故用六代之樂,以六代之樂, 配十二調而作之。一代之樂,則用二調。遠取黃帝者, 以舞樂之始興」於黃帝。奏者謂堂下四垂鐘聲之調, 歌者謂堂上琴瑟之音。但一祭之中,皆自為二調,庭 奏者常以陽聲為調,升歌者常以陰呂為聲。周人用 六代之樂,祭天《雲門》,地以《咸池》,宗廟以《大㲈》,不用時 王之樂。以三樂其道最美,故三祭用之宗廟如《九德》 之歌,彰明先祖之德也。大蜡,盡天地四方之神而祭 之,其樂亦盡用四時之調。凡四方十二辰,則有十二 律,陰陽相配,二調共作一代之樂,故為六樂。大蜡之 祭則盡用之。合天地四方之神,合六代之樂,故終不 過六。

《譚子聲氣》:「操琴瑟之音,則翛然而閑;奏鄭衛之音,則 樂然而逸;解瓴甓之音,則背膂凜森;撾鼓鼙之音,則 鴻毛躑躅。其感激之道也如是。以其和也,召陽氣,化 融風,生萬物也;其不和也,作陰氣,化厲風,辱萬物也。 氣由聲也,聲由氣也,氣動則聲發,聲發則氣振,氣振 則風行,而萬物變化也。是以風雲可以命,霜雹可以 致,鳳凰可以歌,熊羆可以舞,神明可以友。」用樂之術 也甚大,

無能子答魯問:「樂者本乎和,和,行也;陶匏絲竹,文也。」 《中說周公》篇:「子謂《武德》之舞,勞而決,其發謀動慮,經 天下乎?謂《昭德》之舞,閑而泰,其和神定氣,綏天下乎?」 太原府君曰:「何如?」子曰:「或決而成之,或泰而守之,吾 不知其變也。噫《武德》則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且 《武》之未盡善久矣,其時乎!其時乎!」

《述史篇》:「吳季札曰:『《小雅》其周之衰乎?豳其樂而不淫 乎』?子曰:『孰謂季札知樂!《小雅》烏乎衰?其周之盛乎?豳 烏乎樂其勤而不怨乎』?」

《魏相篇》:《文中子》曰:「吾正樂於霍生,見持竿者幾焉,吾 將退求諸野矣。」

《樂說》:「時元者,受氣於天,布之於地,以時出時入物者 也。風元者,禮樂之本,萬物之首,物莫不以風成熟也。」 《詩紀歷樞》:「樂者,非謂金石之聲,管絃之鳴,謂陰陽和 也。」

《同話錄》:「散樂出《周禮》,注云野人之能樂舞者,今乃謂 之路岐人。此皆市井之談,入士大夫之口而當文之, 豈可習為鄙俚?」

《兼明書》:丘希範侍宴會樂遊苑《送徐州應詔詩》云:「詰 旦閶闔開,馳道聞鳳吹。」臣延濟曰:「鳳,吹笙也。笙體象 鳳,故比之也。」明曰:「吹者,樂之總稱;鳳者,美言之也。以 天子行幸,必奏眾樂,豈獨吹笙而已哉?故《月令》云:『命 樂工習吹,大享帝於明堂』。是謂眾樂為吹也。」

今州府貢士陳鄉飲酒,堂上堂下皆坐,亦皆有人歌, 又皆絲竹。明曰:「『如此則尊卑無別,何為分居上下哉』? 按《鄉飲酒禮》事,皆云:『升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笙入, 立於堂下,奏《南陔》《白華》《華黍》。即是堂上樂。有人歌,以 琴瑟和之,並無竹器。樂工皆坐堂下,無人歌,但吹笙 播詩,亦無琴瑟,吹笙者皆立。故《郊特牲》云:『歌者在上, 匏竹在下,貴人聲也』。」言貴重人之聲,故令歌者在上; 輕匏竹之器,故令在下。今州府所行,並無等級,有司 不辨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