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4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四十六卷目錄

 樂律總部雜錄二

 樂律總部外編

樂律典第四十六卷

樂律總部雜錄二

《王氏談錄》:公洞曉音律,自能辨聲度曲。嘗究今樂之 與古樂所由變,而總諸器之同歸,以籍於譜。至如言 黃鍾某聲,則屬絃之某,抑按金石之某聲,考筦之某 穴,皆衝貫為表而別之。至於羌調諸器亦然,雖不知 者,可一視而究,號曰《古今樂律通譜》。又云:「今羌調樂, 乃古之清商遺音。」其論甚詳。

《筆記》:夔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敢問何謂也』?對曰:『以為虞氏之德,上奉天,下法地,中 得人,萬物字茂,寒而寒,暑而暑,殺之不暴,貸之不私, 挈天下納於仁壽,若奠器在壚,以其成功次之歌詩, 轟然,寫金石入匏竹,無所加,其德可矣。鳳未始來也, 獸未始感也。且樂作之朝,作之廟,作之郊乎?朝有宮 室之嚴,廟有垣壖之護,郊有營衛之禁,則獸何自而 至焉?自山林來,則必凌突淮河,戢戢林林,躨跜躑躅 然,連頓足掉首,騰踏盤桓,何其怪也?群瞽在廷,百工 鴈行,而獸參其間,吾以為怪而不祥』。」曰:「然則孔子何 為不刪而著之?曰:『樂主成功,不得不盛。推吾誼,侈吾 言以肆之,有如祖考來格。又將見顓頊、堯瞽叟闖然 於堂上耶』?」

《鄰幾雜志》:持國按樂,見絃斷絃續者,笙竽之類,吹不 成聲。詰之云:「自有按樂器」,國家議黍尺,數年乃定。造 樂器費以萬計,乃用樂工私器以享宗廟。

子容判禮院,見君實八音克諧,無相奪倫,今樂縣但 聞金聲,餘樂掩而不聞,宜罷連擊,次第見其聲。 《夢溪筆談》:鼓吹部有拱辰管,即古之又手管也,太宗 皇帝賜今名。邊兵每得勝回,則連隊抗聲凱歌,乃古 之遺音也。凱歌詞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語。予在鄜延 時,製數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記得數篇。其一先取 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回看秦塞低如馬,漸 見黃河直北流。」其二。「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 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其三。「馬尾 攜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雲中鴈,歸 鴈如今不寄書。」其四。「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 回回。先教淨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其五》「靈武 西涼不用圍,蕃家總待納王師。城中半是關西種,猶 有當時軋吃兒。」

《柘枝》舊曲,遍數極多,如《羯鼓錄》所謂渾脫解之類,今 無復此遍。寇萊公好《柘枝舞》,會客必舞《柘枝》,每舞必 盡日,時謂之柘枝顛。今鳳翔有一老尼,猶是萊公時 柘枝妓,云:「當時《柘枝》尚有數十遍,今日所舞《柘枝》,比 當時十不得二三。」老尼尚能歌其曲,好事者往往傳 之。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凡 曲止是一聲,清濁高下如縈縷耳字則有喉脣齒舌 等音不同,當使字字舉本皆輕圓,悉融入聲中,令轉 換處無磊磈,此謂聲中無字。古人謂之「如貫珠」,今謂 之「善過度」是也。如宮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宮 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善歌者謂之《內裡聲》,不善 歌者聲無抑揚謂之《念曲》,聲無含韞謂之叫曲。 五音:宮、商、角為從聲,徵、羽為變聲。從謂律從律,呂從 呂;「變」謂以律從呂,以呂從律。故從聲以配君、臣、民,尊 卑有定,不可相踰。變聲以為事物,則或遇於君,聲無 嫌。六律為君聲則商角皆以律應徵羽以呂應六呂為君聲則商角皆以呂應徵羽以律應加變 徵,則從變之聲已瀆矣。隋柱國鄭譯始條具之均,展 轉相生,為八十四調,清濁混淆,紛亂無統,競為新聲。 自後又有犯聲、側聲、正殺、寄殺、偏字、傍字、雙字、半字 之法,從變之聲,無復條理矣。外國之聲,前世自別為 《四裔樂》,自唐天寶十三載,始詔法曲與番部合奏,自 此樂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 清樂,合番部者為《宴樂》。古詩皆詠之,然後以聲依詠 以成曲,謂之協律。其志安和,則以安和之聲詠之,其 志怨思,則以怨思之聲詠之。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則 詩與志、聲與曲莫不安且樂;亂世之音怨以怒,則詩 與志、聲與曲莫不怨且怒。此所以審音而知政也。」詩 之外又有和聲,則所謂曲也。古樂府皆有聲有詞,連 屬書之,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今管絃 之中纏聲,亦其遺法也。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 用和聲。此格雖云自王涯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為之 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又小曲有「咸陽沽酒寶釵 空」之句,云是李白所製。然李白集中有《清平樂》詞四 首,獨欠是詩。而《花間集》所載「咸陽沽酒寶釵空」,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