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漢劉歆尺

漢平帝時,命劉歆同律度量衡,變漢制而從周制,蓋 偽周尺也。王莽因之,以鑄錢貨、銅斛、望臬。晉武帝時, 荀勗因錢貨、銅斛、望臬,重製此尺,故名曰《晉前尺》,歷 代尚之。周世宗時,王朴造樂用此尺而略有所增焉。 宋太祖嫌其尺短音哀,命和峴更增之。仁宗時,丁度、 高若訥仍據王莽之錢貨定尺以獻,而司馬光刻之 於石,蔡元定著之於書,遂名此為「周尺」,誤矣。《隋志》開 載十五種尺,以此尺為主,然亦無補於律,今皆不取 也。

漢劉歆尺圖

漢劉歆尺圖

蔡元定所著。

《律書大率宗》:

此尺則其黃。

鐘與歆《勖之》

「黃鐘《大同》」,而

《小異》,歆勖之。

黃鐘空徑三。

《分元》定則徑。

三分四釐六。

毫,依此尺法。

製律吹之黃。

鐘聲中夾鐘。

《宋志》謂「王朴。」

之黃鐘亦然。

四家黃鐘比:

古律《高三律》。

偽尺辨疑

舊說,晉武帝泰始九年,中書監荀勖校大樂,八音不和,始知後漢至魏,尺長於古四分有餘。勖乃部著作郎劉恭依《周禮》制尺,所謂「古尺」也。依古尺更鑄銅律呂,以調聲韻。以尺量古器,與本銘尺寸無差。又汲郡盜發六國時魏襄王冢,得古周時玉律及鐘磬,與新律聲韻闇同。于時郡國或得漢時故鐘,吹律,命之皆應。勖銘其尺曰:「晉泰始十年,中書考古器,揆校今尺,長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呂玉律,三曰西京銅望臬,四曰金錯望臬,五曰銅斛,六曰古錢,七曰建武銅尺。」姑洗微強,西京望臬微弱,其餘與此尺同。銘八十二字。此尺者,勗新尺也;今尺者,杜夔尺也。荀勖造新鐘律,與古器諧韻,時人稱其精密。惟散騎侍郎陳留阮咸譏其聲高,「聲高則悲,非興國之音,亡國之音也。亡國之音哀以思,其人困。今聲不合雅,懼非德正至和之音,必古今尺有長短所致也。」會咸病卒,武帝以勖律與周、漢器合,故施用之。後始平掘地,得古銅尺,歲久欲腐,不知所出何代,果長勖尺四分。時人服《咸》之妙,而莫能厝意焉。見《晉書律志》。宋儒章如愚曰:「荀勖所制尺銘,其制非不詳審,其銘非不周複,猶未免阮咸之誚,豈非汲冢《玉律》,乃魏襄王所制,未能盡合古制者耶?不然,《春秋》以來,權度已正,夫子不必發『謹權度之語矣』。」見山堂考索

《辨疑》曰:「偽周尺者,漢平帝時劉歆所造,《隋志》謂之晉 前尺,蓋以晉荀勖所定故也。至宋儒或謂之校漢錢 尺,或謂之漢銅斛尺,名雖小異,理亦無錯,但不可直 認為周尺耳。其謂之周尺者,不過因戰國時魏襄王 塚中所獲玉律,乃晚周之物故云耳。」夫晚周之物,豈 可便謂成周之律度哉?魏自文侯已耽鄭衛而厭古 樂,降至襄王,則其時世又可知也。梁武《鐘律緯》云:「古 玉律八枚,惟夾鐘有題刻。」然則餘無題刻明矣。而荀 勗不知何故,舍有題之夾鐘,而求諸無題之姑洗小 呂。夫彼既無題,不能的知何律,但以勖之姑洗小呂, 比較長短,與彼偶同,吹或應之,因謂相協耳。安知勗 之此律,而非與彼他律應耶?何者?以其無題刻也。劉